5月28日,由上海大学党委研工部策划的"研究生学术殿堂"之诺贝尔纪念展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J楼落下帷幕。为期两周的诺贝尔纪念展包括四大主题板块,分布28张展板,共吸引校内外700多人次参观学习。本次展览以其学术性、广泛参与性、形式新颖性入围第15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项目,展现了华人获得诺奖的光辉历程以及我校师生在学术科研创新上的丰硕成果,助力上海市社科普及活动。
第15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是由上海市社联主办的为提高市民科学素质、提升城市文明而打造的一个品牌项目,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4届。本届活动周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主题,坚持"社联搭台、全市联动、多元参与、市民共享"的理念,共推出主题论坛、科技与人文对话、人文社科电影展映、等253项社科普及活动。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此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展现了我国科学家的追求真理、默默耕耘的科研精神。以仰望学术榜样、精研学术成果、实现理论创新为出发点,在策划这一次的社科普及周活动项目中,上海大学切合活动主题,通过再现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展示上海大学研究生在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子,营造浓厚的学术创新氛围。纪念展包含了四个板块,具体分为:"烁金百年"之诺贝尔奖百年史;"光耀中华"之诺贝尔华人获得者风采;"上大之光",以时间足迹的方式整合近十年来上海大学的科研数据与权威排名;"泮池巨匠",展现上大研究生在诺奖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在前人光辉引领下,上大学子们沐浴学术之光,感受诺奖风采。
本次的展览持续了两周,为了扩大参观规模,展览先后陈设在宝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展览大厅和J楼一楼展示大厅,两周的展示向上大学子普及了诺贝尔奖项的相关知识,还着重突出了上海大学在诺奖相关领域科学研究上的最新进展。第二板块"光耀中华"展现了物理学奖李政道、丁肇中、化学奖李远哲、文学奖莫言、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等10位华人诺奖获得者的风采。第三、第四板块的内容整合了近十年来上海大学的科研数据与权威排名以及我校师生在五大领域(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经济)中最优秀的成果或作品,其中学生的成果占大多数,包括有研发产品、文学作品及其他作品等。对上大学子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充分展示了上海大学对于科研的重视,也激发了上大学子对于科研的热情和兴趣。正是有一批批师生践行着"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的上大精神,如今我校科研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科研竞争力在全国千所高校中排名第23名,上海市第3名,在多个领域创造出一大批国内,国际有影响的人文社科成果和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累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以及省部委科技进步奖百余项。
活动周期间,上海大学同步进行微信推送 、学术成果册分发、二维码扫描介绍等宣传方式,从不同层面渗透展览的科普与学术价值,取得了超出预期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