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大学2025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课题立项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在上海大学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谋划之年、改革之年、攻坚之年”,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鼓励和支持研究生思政工作者积极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于4月启动了上海大学2025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申报工作。
经组织校内外专家对申报的33项课题进行综合评审,现确定立项21项,具体立项情况见立项情况表。各课题申报人须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保证质量,按时完成。
一、结题要求
课题研究截止时间为2025年11月15日,结题需提交结题审批表和结题成果。
结题成果要求提交一篇学术论文或一份结题报告。其中,学术论文5000-10000字,按规范格式撰写(包含论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结题报告5000-8000字,应对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地描述,反映全貌、突出重点。结题成果要求真实、紧密围绕主题,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严禁抄袭和杜撰,结题时需提交查重报告(查重率要求低于20%)。
结题审批表和结题成果放在同一个word文件中提交,文件用“课题编号+姓名+课题名称”命名。
二、提交方式
结题审批表和结题成果请于2025年11月15日17:00前,一式两份报送党委研工部(A600室),同时电子版发送至邮箱ygb@oa.shu.edu.cn。
三、结题评审
拟于2025年11月组织结题审核。不能按期结题或结题评审为“不合格”的,将予以撤销立项、不给予经费支持,且课题负责人不得作为负责人申报下一年度上海大学研究生思政教育研究课题。
联系人:蒋老师 电 话:66134532
上海大学2025年研究生思政教育研究课题立项情况表
(按课题名称拼音排序)
序号
| 课题编号 | 课题名称 | 负责人 | 所在单位 |
1 | 2025SZYJ01 | AI新技术对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影响研究 | 唐 明 |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
2 | 2025SZYJ02 |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品牌的建设机制及实践路径研究 | 林银银 | 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 |
3 | 2025SZYJ03 | 高校学生网络意见表达引导机制研究 | 刘桂村 | 管理学院 |
4 | 2025SZYJ04 | 高校研究生网络意见表达引导机制研究 | 郭苏稼 |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
5 | 2025SZYJ05 | 红色资源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研究 | 刘丁楠 |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6 | 2025SZYJ06 | 基于美育路径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长效机制研究 | 黄 涛 | 上海美术学院 |
7 | 2025SZYJ07 | 情感治理视角下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及其引导机制研究 | 亢 凯 | 经济学院 |
8 | 2025SZYJ08 |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研究生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引导机制研究 | 杨季枫 | MBA教育管理中心 |
9 | 2025SZYJ09 | 数智时代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 | 曹文楷 | 上海电影学院 |
10 | 2025SZYJ10 | 数字赋能高校研究生党建的路径探究 | 王少飞 | 悉尼工商学院 |
11 | 2025SZYJ11 | 数字化赋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张宏平 | 管理学院 |
12 | 2025SZYJ12 | 数字技术赋能科学家精神沉浸式传播的路径研究 | 王明歌 |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
13 | 2025SZYJ13 | 网络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的影响研究 | 蓝梓桀 |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14 | 2025SZYJ14 | 新时代研究生党员作用发挥机制研究——以理工科专业研究生党员为例 | 张 杰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15 | 2025SZYJ15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 刁雅钰 | 管理学院 |
16 | 2025SZYJ16 | 研究生党员在网络空间有效发挥作用的实践研究——社会网络分析视角 | 郑丽玫 |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
17 | 2025SZYJ17 | 研究生导学关系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 盛晓娜 | 医学院 |
18 | 2025SZYJ18 | 志愿服务融入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探究 | 马思涵 | 外国语学院 |
19 | 2025SZYJ19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在研究生网络思政中的传播策略研究——基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实践 | 杨 轶 | 经济学院 |
20 | 2025SZYJ20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思政工作的价值诠释与实践 | 曹若兰 | 外国语学院 |
21 | 2025SZYJ21 | 注意力适配:网络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的影响研究 | 张博扬 | 经济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