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阐释三境界

创建时间:  2018/11/06  侯雅荟   浏览次数:   返回

活动地点:校本部C512会议室

活动时间:2018-11-08 14:30:00

主讲人:殷企平(杭州师范大学  教授)

主办:上海大学英语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外国语学院"语言文化与世界文明"系列讲座第(二十七)讲

 

内容简介:

外国文学教学的最大难题在于"理解"。阐释艺术的三个境界,也应该是外国文学教学的三个境界。"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是其中的第一个境界,它意味着对言不尽意这一道理的深刻体会,以及克服文字异化的强烈愿望。第二个境界,即"言有尽而意无穷",要求学生体悟语言的启示性,熟谙语言的局限性和暗示力相生相克、二律背反的道理,并通过细读来掌握作品的结构性意象。而"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标志着阐释艺术的第三个境界,也是最高境界。

 

主讲人简介:

殷企平,现任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浙江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外文学会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分会副会长等。在相关领域共发表专著6部、译著4部、译文3 篇、教材5 部、论文136篇(多数发表在国家权威或核心刊物,其中4篇用英语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26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篇被收入《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小说和西方文论。

上一条:《第十二夜》的语言与戏剧机巧

下一条:《第十二夜》的语言与戏剧机巧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