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中国情境下的创业机会与资源开发行为

创建时间:  2018/12/26  侯雅荟   浏览次数:   返回

活动地点:校本部东区管理学院420室

活动时间:2018-12-21 10:00:00

上海管理论坛第349期(蔡莉教,吉林大学)

 

    目:中国情境下的创业机会与资源开发行为

人:蔡莉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校党委常务副书记

人:于晓宇,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20181221日(周五)上午10:00-11:30

    点:校本部东区管理学院420

主办单位: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市行为科学学会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青年教师联谊会

          "创新创业与战略管理"科研团队

          上海大学战略管理研究中心

          上海大学创新创业研究中心

 

演讲人简介:

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部省级项目10余项。

出版专著6部,译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曾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奖、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0项,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1项,吉林省青年科技奖1项,机械工业部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特等奖1项。

现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吉林省政府第四届立法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吉林省劳动模范、长春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十大女杰"提名奖、长春市优秀共产党员等。

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4年被评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被评为吉林省高级专家。

 

演讲内容简介:

    作为创业研究的核心问题,发现型机会与创造型机会开发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二者的转化机制成为目前研究的前沿问题,然而关于这两种类型机会间的转化研究还处于探索性阶段。已有文献多以创业者单一主体为核心,忽略了其他相关主体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借鉴资源基础观、利益相关者理论、组织学习等理论,构建发现型机会与创造型机会的转化机理模型,系统分析多主体在发现型与创造型机会开发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理论推导和对支付宝、余额宝的案例分析,提出多主体参与的发现型和创造型机会开发有助于形成机会集。本研究发现正是由于机会集的创建和拓展实现了这两种类型机会间的转化,从而从多主体视角解释发现型机会与创造型机会之间的转化机理。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上一条:脑机交互的应用进展及科学研究选题心得

下一条:基于图的图像分割算法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