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院2015年第9期研究生学术论坛于9月21日下午一点半在延长校区金属楼二楼会议室举行。此次学术论坛有幸邀请到了闵永安老师作为点评老师。来自材料工程系的4名13级硕士研究生分享了他们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习心得。
本期学术论坛由学院研会学术部刘婷主持,李竹、谢昀映、薛飞负责现场秩序的维护以及报告的记录。学术论坛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由一位报告人主讲,每位报告人报告时间为20分钟,听众提问时间和老师点评时间共计10分钟。
论坛在对闵永安老师的鼓掌欢迎中拉开序幕。第一位报告人赵启亮的报告题目是"镀锌钢板表面硅烷钝化膜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他介绍了镀锌钢基体上无机盐与纳米SiO2改性的硅烷钝化膜电化学性能研究。通过Tafel、EIS等测试表征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SEM测试观察表征材料的微观形貌,综合评价钝化膜的性能。第二位报告人吴林才的报告题目是"两种耐热铸钢的高温摩擦磨损行为研究",该报告以耐热铸钢ZG40Cr25Ni20与节镍型耐热铸钢为实验材料,通过高温摩擦磨损实验探究了两种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行为,分析摩擦系数、磨损率和微观结构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探讨了高温摩擦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摩擦系数逐渐减小,磨损率先升高后下降,在 600℃时由剥落的氧化物磨屑颗粒重复的焊合和断裂以及反复的压实和烧结形成了釉质层,显著地降低了摩擦系数,有效的保护了基体,减少了两种材料的磨损量,在同等条件下,与ZG40Cr25Ni20相比,节镍型耐热铸钢具有更优的抗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第三位报告人郭炜的报告题目是"轧制工艺对Fe-8Al合金板材组织性能的影响",他介绍并分享了轧制变形量工艺对Fe-8Al(wt.%)合金板材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四位报告人吴聪森的报告题目是"PMO对轴承钢连铸坯凝固组织的影响"。该报告介绍了施加PMO处理可以显著细化轴承钢凝固组织和改善偏析。对于每一位报告人的报告,闵永安老师都从专业性、展示性等角度进行了点评,闵永安老师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对待科研严谨的态度使得现场的同学们也兴致勃勃参与到交流中来,同学们都积极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在座同学也与报告人积极互动。同学们根据报告内容,挖掘报告中不足或者细节,带着各自对报告内容的疑惑与报告人互动讨论,气氛轻松热烈,通过双方的交流弥补了相关知识的不足,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科研的兴趣。在这期学术论坛中,同学们不仅仅收获了报告人最新的科研成果,还了解了他们的科研思路以及科研方法。这对于每一位在场的同学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相信同学们都能在今后的科研学习中得心应手。让我们期待下次学术报告,能看到同学们更精彩的展示。
材料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