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校领导调研材料学院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及“挑战杯”筹备情况

创建时间:  2016/03/09  安立聪   浏览次数:   返回

201637日上午10点,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徐旭,学工办主任胡大伟,学工办副主任王国建,校团委书记、学工办副主任许烁以及团委副书记陆静一行来到材料学院调研创新人才培养暨第十五届"挑战杯"筹备阶段性进展工作情况。材料学院党委书记张捷宇、材料学院特邀党建组织员陆翠兰、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周路海、院党委副书记席慧霞、副院长王林军、副院长尹静波、高分子材料系主任刘引烽、副主任颜世峰、电子信息材料系副主任谢建军、杨昕昕、材料工程系副主任宋长江及十几名教师、辅导员、研究生专职委员、学生代表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团委书记许烁主持。
席慧霞首先汇报了材料学院在学生学术创新方面所做的工作并介绍了十五届"挑战杯"筹备情况。材料学院一贯重视学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大学生学术创新视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指标,学院从学科、导师、教务、学工各方面协同推进,积极引导学生的创新兴趣,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拓宽校内外实践资源,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共育人才。同时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反哺社会。报告中详细梳理和分析了理工类学科近几届挑战杯的参赛和获奖情况,并提出高低年级搭配分组等想法,积极备赛。
为备战第十五届"挑战杯",材料学院成立了"挑战杯"筹备组、项目培育组及新闻宣传组,各组分工明确,责任分明。通过深入宣传,积极向学院师生介绍"挑战杯"情况,积极组织各学科申报选拔参赛项目,鼓励各类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负责人从科研题目中提炼出适合大学生学术创新的题目,鼓励在学术研究方面特别出色的骨干教师担任"挑战杯"指导教师,目前材料学院已确定"挑战杯"候选课题41项,参加学生168人,指导老师47人。同时,结合第一阶段的项目启动摸摸排情况,材料学院制定了相应的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以学科建设反哺人才培养,引导青年学术骨干参与大学生学术创新工作。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学院还将教师创新项目纳入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师生的创新意识,争取在第十五届"挑战杯"中取得佳绩。
徐旭肯定了材料学院的大学生学术创新和2017年"挑战杯"备战工作,并提出建议。他希望材料学院积极宣传"挑战杯"的意义,把"挑战杯"统筹到中心工作上,与常规工作两手抓;通过健全学院创新机制,提升学院创新文化,增强师生创新意识,实现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在大众教育的背景下,分层分类做好学院的创新工作,激活师生主体,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成长的人生;同时希望材料学院能够实现本科、研究生之间的无缝对接,并试点跨学科、跨学院交流,实现不同学习背景的创新融合,充分发挥所长;他建议研究历届"挑战杯"特等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适当邀请评审专家来指导,全面了解"挑战杯"的特点,为上海大学在第十五届"挑战杯"中取得佳绩做准备;把短期迎接"挑战杯"和长期人才培养相贯通,通过不断的交流与沟通,在学院、在全校形成更加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把上大培养人才的理念落到实处。
校领导此次调研为材料学院的创新人才培养暨第十五届"挑战杯"筹备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使得备赛工作的重点和要点更为明确。材料学院将秉承"发展最具优势的学科,培养最优秀的人才"的宗旨,坚持学校"双一流"战略规划,充分备战第十五届"挑战杯",争取在比赛中取得骄人成绩。

上一条:理学院化学硕士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举办乒乓球赛

下一条:图情档系举办优秀论文写作交流会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