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6日上午,16级材加一研究生党支部党员们来到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113号的巴金故居,开展了以"观巴金故居,习巨匠精神"为主题的组织生活。
巴金故居是一栋浓厚文化气息的花园洋房,由主楼,辅楼和花园组成。巴金一家于1955年9迁入,他的很多作品均创作于此,如《随想录》等。
按照游览图的指引,同学们先来到了一楼门厅,厅里有着朱自清、老舍等八位文学大家的小型雕像以及黄永生先生赠与巴老的大幅国画,穿过门厅同学们来到了展览厅,厅里陈列着巴老生前的照片、奖章以及相关作品的资料。除此之外,厅里还收藏了其他一些东西,如以巴老命名的小行星证书等。展览厅旁边是会客室,站在门口,眼前浮现的是一群大文豪讨论文学的场景,在一楼同学们还看到巴老经常在作品中提到的太阳间,巴老曾在这个地方艰难的写下《随想录》的后两卷。参观完一楼,同学们顺着木质楼梯来到了二楼。二楼是巴老的卧室,卧室旁边是书房,书房与外面的走廊之间有一个大大的写字台,他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这个地方,用于阅读和创作。参观完主楼,同学们还游览花园,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公众号阅读了与巴老相关的故事。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书多,一楼有很多中文书籍,二楼有满满两书柜外文书籍。对于一个文学大家,书籍便是他的精神食粮,巴老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拿到稿费的第一件事也是去买书。若用一句话来总结巴老的故居,那便是"无处不是书"。
通过此次的党日活动,支部党员学习了巴金老先生刻苦钻研的精神,即使在其晚年也为大家奉献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同时,党员们纷纷表示要向老先生学习,养成经常阅读的好习惯,不仅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应该通过阅读补充精神食粮,做一个有血有肉的科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