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一带一路”战略及法律人的责任讲座顺利举行

创建时间:  2015/11/04  王雅祯   浏览次数:   返回

20151026日晚6点,在法学院学子的期盼中,著名法学家、上海大学法学院院长沈四宝教授在宝山校区J103,为大家奉献了一场题为"‘一带一路战略及法律人的历史责任"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法学院研究生专职委员侯文婷老师主持,法学院的本科生与研究生们对此次讲座兴趣高涨,现场座无虚席。

讲座伊始,沈院长开门见山,从"一带一路"的概念切入,为大家解读了"一带一路"的内涵、宗旨和原则,指出中国的"一带一路"绝对不同于二战结束初期的"马歇尔计划",而是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潮流的必然选择与英明决断。在沈院长看来,"一带一路"的提出具有非凡的意义,其价值足以比肩2001年的"中国入世""一带一路"将致力于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沿途国家将与中国一道共享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打造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实现互利共赢。中国也将因此开拓新市场,适应国际多边贸易格局发生的深刻变化,从而获得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机遇往往与挑战相伴而生,"一带一路"在创造发展机遇的同时同样有其自身的艰巨性,故而沈院长紧接着从经贸投资运营风险、地区国家政局动荡以及大国政治利益博弈等角度分析了"一带一路"的风险性。面对风险,法律人不可无动于衷,因此沈院长将本场讲座的落脚点归结于"一带一路"推进中国法律人的使命这一话题。他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须以法制建设为推动力,切实做到有法可依,而这要依靠的正是国内法学教育所培养的助力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法律人才。作为一位至今仍然坚持活跃在法学教育一线的法学家,沈院长认为中国的法学教育应该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赋予法律人才教育的新内涵,培养更专注于培育市场、营造市场的法律人才。"要让一带一路真正有成效离不开法制建设,而一带一路的法制建设更离不开的是你们年轻一代的法律人",沈院长如此饱含殷切期望的寄语引起现场雷鸣般的掌声。

讲座尾声之际,沈院长与同学们进行了愉快的互动,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简短而深刻地进行了解答。讲座在和谐的交流中落幕,但其思想的价值却不会止步于此。15级法学硕士刘振翼同学在讲座结束后用"如沐春风"形容了其自身的真切感受,并表示"作为一名法律人,自己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不仅应专于精,更要全面发展,尤其要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相信每一位在场的年轻法律人都是如此,通过聆听沈院长的教诲进一步坚定了扛起法制建设重担的信念。

法学院团总支宣传部 李棣森 供稿 周静 拍摄

上一条:“Secure our digital society”学术报告成功举办

下一条:“毕业那些事儿”——法学院2016届硕士毕业生年级大会顺利举行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