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浓浓桃李情,绵绵母子意——记法学院李立新老师获“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创建时间:  2017/05/10  李棣森   浏览次数:   返回

悠悠流水,淡淡微风;泮池湖畔,历尽千帆;上大学子,意气风发,青春悦进。探究学术,启明星们实力践行"榜样的力量";感怀师恩,好导师们真情诠释"师之所存也"。

 2017年5月2日晚18:00,上海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学术节闭幕式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此次学术节以"兴学、观学、群学"为主题,历时数月,举办了系列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正言杯"辩论赛、"科创杯"创业计划大赛、学术启明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研究生TED讲坛等活动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在本届学术节"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中,法学院李立新老师在经学院、学生联名推荐入围后,于网络投票中突出重围,荣膺"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荣誉称号。李立新老师现为上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为人亲和的李老师能够十几年如一日,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严于律己、不求回报。学术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生活上对学生更是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甘愿当一位无私的引路人。在法学院,李老师被称为像妈妈一样的好导师,给予学生如慈母一样的关爱。李老师一直坚守与学生相处的信念:带着一颗温暖的心,去和学生相处,并且在专业上严格要求他们上进。李老师教导自己的学生工作和生活应当并重,工作时就应该严谨认真,生活就应该丰富多彩,而温暖应该始终贯穿于生活和工作之中。李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人生自定义。大千世界,瞬息万变,谁能模式化每个人的人生之路呢?李老师自定义的人生,丰富多彩意义重大,朴实却华丽着;她自定义的成功,追求自由勇于冒险,低调却奢华着。在5月2日晚的学术节闭幕式的 "难忘师恩"环节,法学院李立新老师作为首先亮相的"好导师",由她的两位学生江文强和郑莹莹分别为老师颁发奖杯并送上最诚挚的祝福。一句好导师,喊出来的是一份责任和担当,为人师只求桃李满天下;一声好"妈妈",做出来的是一份温暖和关照,为人母只求子女健康又快乐。现场,学生代表诵出了学生们写给李老师的信,深深一鞠躬已是报不完的师恩;轻轻一句"谢谢老师,您辛苦了"更是诉不尽的感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好导师"评选不仅弘扬了我校研究生教师的优良师德,展现了导师的人格魅力,也有助于营造尊师重教、爱生敬业的良好氛围,同样也构筑了师生良性互动的友好桥梁。

 供稿:苏文靖

上一条:材料学院材料所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大会

下一条:“立志做大事”——法学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座谈会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