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国际仲裁讲座顺利召开

创建时间:  2017/10/09  陈艳   浏览次数:   返回

由上海法学会主办,上海大学法学院承办的2017年双百活动暨上海法学讲坛第六讲:“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国际仲裁讲座,在上海大学本部CJ204教室召开。由中国国际经济法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沈四宝教授担任主讲,由上海市法学会秘书长毛坚平担任主持。整场讲座座无虚席,100多名师生共同聆听。
讲座开始由上海大学法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李凤章为大家介绍到场来宾,上海市法学会秘书长毛坚平作为主持人介绍讲座主题。
讲座伊始,沈四宝教授从中国国情和世界局势激变的格局下强调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进一步深入贯彻对外开放的国策的重要性。同时,沈四宝教授结合自己访学中亚十国的经历谈起中国经济此前经历的两次重大革新和进步,表示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良好结合点,更应该与时俱进,在"一带一路"中找到我国的定位,把握形势发展。
接着,沈四宝教授说到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大项目的发起者和投资者,仲裁作为解决"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民商事纠纷的重要手段。然而就目前形势而言,中国仅是仲裁大国,但却不是仲裁强国。针对我国在国际仲裁方面的落后局势,提出了以下两条主要路径:一、推动中国国内仲裁国际化。中国仲裁学界要有国际视野,有胸怀,学习先进经验,尊重和遵守签订的国际公约,条约,规则和惯例。二、增强国际仲裁中的中国元素,总结我国经验,不断推进国际规则的创新和发展,把中国的经验、制度渗透到国际仲裁规则中去。我们只有做到仲裁强国,国际仲裁界才会更加重视我国仲裁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现状,重视中国仲裁在"一带一路"中的影响作用,重视中国仲裁经验的实用性,看到我国仲裁人才成批涌现的事实。
其后,沈四宝教授并诠释了"法律的真谛在于实践"这句话的正确性,同时又 提出"自信心是人的脊梁骨"。
最后,在讲座的互动环节,沈教授对几位同学的提问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解答,并鼓励大家从实际出发,把握机遇,树立自信,共同为新时期"一带一路"和我国仲裁发展不懈努力。同时期望上海大学ADR仲裁研究院也要符合时代要求,把握机遇,好好发展。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参加讲座的每位同学都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罗阳
法学院研究生新媒体团队
 

上一条:法学院年轻教师徐聪在国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

下一条:祭扫钱老墓园,传承上大精神——纪念钱伟长校长105周年诞辰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