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历
丁俊涛 ,上海大学法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上海市百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闸北区优秀青年律师、宝山区首届优秀青年律师、上海律协刑事业务委员会委员,是一名专注于刑事辩护的专业律师。
回首母校,饮水思源
不一样的经历:丁律师本科为医学专业,后来弃医从法。
很难想象面前的这位身材高大威猛的丁律师,本科竟然学了五年的临床医学专业,当然这是高考时专业调剂阴差阳错的结果,一直钟情于法学专业的他,并没有因调剂到医学专业而变得"既来之,则安之"。本科期间担任学生干部,参加辩论赛,主持各种校园晚会,校园活动这个平台给他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口才的绝佳机会,同时对法律的学习从来没有间断过,医学反而成了自己的副业,本科毕业,顺其自然来到了上海大学攻读法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一次性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然后就去了律所实习,记得毕业晚宴上他代表毕业生向学院领导致答谢词时说: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上大人,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也代表着上大我们的母校,希望今天我们因上大而骄傲,明天上大因我们而自豪。如果有一天我有了不错的发展,我会回学校设置一个奖学金,奖学金的名字都已经想好了,就叫"饮水思源奖学金"吧。在交流的过程中,得知丁律师设置奖学金的条件早已成熟,一直没有机会通过一种合适的渠道向学校进行反馈,这次采访可谓恰逢其时。
业内工作,精益求精
工作原则:做事先做人。
丁律师认为一个人的品质很重要,不管从事哪种行业,良好的品质是做人的根本,做事的基础。作为一名律师理应是"礼仪交往中的贵族",品质优良的律师才能更好地遵守职业操守、乐于定纷止争、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大化,也才有可能承担起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责任,没有良好品质的律师,能力越大为社会带来的负能量会越多,没有品质,一切归零。
工作定位:专业铸造品牌,品牌决定未来。
丁律师说:律师的专业知识是谋生的手段,也是服务于当事人的工具,良好的专业知识,是安身立命之根本。选择专业性,摒弃万金油,一招鲜吃遍天的律师才是目前社会分工精细化背景下,律师的生存之道。所以丁律师自执业之初就树立了"专做刑案,专注刑辩"的专业定位,执业7年弹指一挥间,作为一个没伞的孩子,一直都在努力奔跑,虽然一路艰辛,也成绩斐然。在两个区都拿到了"优秀青年律师"的荣誉称号,无论个人创收、业界口碑、社会兼职、所获荣誉等方面,都很好地诠释了一句话:只要好好做人,上天自由安排。
业余爱好,提升修养
工作之余,丁律师仍坚持看书,写文章,积极参加律协的文体活动,结交律师朋友,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尤其是写专业文章,丁律师认为写专业文章的过程,其实是对法律经验总结、提炼、再升华的过程,对律师工作有良性促进作用。他积极参与上海律协的征文大赛、学术大赛、律师TED演讲等,发表了专业文章十余篇,接受多家媒体的采访和报道,经常就社会热点问题应媒体的邀请进行评论。
寄语
丁律师给学弟学妹的建议是: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在校期间就应珍惜校园时光,好好利用校园里的资源,多读书,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后不论我们选择哪一行业,都将是受益无穷。所谓的挣钱、社会锻炼等,这是离开校园后一辈子都在做的事,在校期间就应该做一个"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学生,一旦踏入社会,再静下心来学习其实是一件太"奢华"的事儿,踏踏实实学习在当下,比关注"诗和远方"更有意义。
采访记者:卢歆
文字编辑:卢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