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理学院研究生开展“把爱带回家”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创建时间:  2015/03/27  顾志祥   浏览次数:   返回

自从接到校党委研工部关于开展2015年寒假研究生"把爱带回家"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建议方案以来,理学院研究生党总支及时着手本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和动员工作,向下属各研究生党支部传达主题教育的精神并下发活动通知。经过前期的宣传动员,理学院广大学生干部、研究生党员、发展对象发挥了表率作用,和广大研究生同学们一起,有重点地、选择性地以组队方式或以个人分散方式参加了"七个一"体验实践教育活动。理学院研究生党总支在各教育实践分队报名的时候就认真考核了他们的活动方案和联系实践地点,并确定了实践地的联系人和学校联络人,以便及时掌握和了解各个实践队伍的活动进展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即使大家寒假回家的时候,也能够对各教育实践队伍进行指导和管理,并且能够做好活动的人员记录、资料整理、及时宣传。根据各实践队伍的活动反馈和资料汇总,理学院研究生"把爱带回家"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可谓精彩纷呈:
1. 一门研究"勤思考,广积累"学术研究活动
理学院研究生历来对科研学术有着极大热情和追求,即便是在寒假期间,他们也能够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学科特点进行科研学术活动。
其中,研究生会的胡雪峰同学选择在假期开展自己感兴趣的学术研究,他研究的主题是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研究,通过与现在就读于中国石油大学计算机系的王同学进行相互交流,从中解决了让他自己迷茫许久的PLC疑难之处,他表示:"通过这次交流学习,自己也清楚了输入、输出继电器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存储功能,为接下来PLC的组成和功能运行奠定基础,后期计划是学习PLC在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中的应用,以及综合应用实例。"
此外,化学系的刘丽丽同学选择在假期做实验,她总结到,虽然寒假科研计划的完成度不是很高,效率并不是很高,但是对实验的思考和时间的合理规划利用是她最大的收获和体会,而这将对她未来的实验、工作、生活产生良好的指导作用。
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的党员发展对象唐晓婷,通过阅读文献获得相关重要知识,对实验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学习使用专业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系统学习科研工作,让她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对后续的实验安排有了更清晰地规划,她表示会继续努力,希望早日完成小论文的撰写。
同为物理系的党员发展对象刘凤荣同学则为了拓宽视野、有所学术积累,选择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一个热门话题——3D打印技术。按照计划的进度,完成了相应的学习,对3D打印的原理、相应技术、打印材料以及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瓶颈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撰写出了题为《3D打印技术》的小论文。他表示,希望通过学习,能够了解3D打印技术的研究现状、应用前景,掌握其原理、技术方法,知道其存在的瓶颈以及提出的解决方法。
2. 一场宣讲"访母校,感师恩"母校交流活动
在每学子心灵的深处,总会有那么一个角落,那里埋藏着师生之间的那份最真挚的感情,不管我们寄生于何方,只要在当下打开那情感的阀门,它就会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样倾泻出来。心系母校,感念师恩,是每个人值得一生去践行的许诺和宣言。而在这个寒假期间,理学院的研究生选择走访曾就读的本科、高中,了解母校的基本情况、看望往昔同窗好友、感谢老师的培养并宣传上海大学。
物理化学专业的宋于锋同学,选择回到高中母校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的数十名学弟学妹们进行宣讲。他宣讲内容主要以PPT演示文稿方式进行,主要介绍了上海大学校史、学制、培养模式、课外活动、科研情况、在山东省招生分数线以及考研等情况,并回答了部分同学所提出的问题。宣讲后的效果是,大部分同学对上海,对上海大学,对读研究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部分学弟学妹们主动联系,想要更深入的了解上大,成为上大的一份子。
而数学系的刘仕进同学则回到了武汉,走进他的母校--中国地质大学,去看望以前的大学恩师和同学,并让大家了解了上海大学。他主要从学校近些年的研究成果、发展势头以及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的地理位置的优势所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听完他的介绍,他昔日的好伙伴们都表示会向他们本科的师弟师妹宣传上海大学;另外几个优秀本科学生也表示考研的时候会考虑上海大学。他在总结反馈中说道:"虽然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要我们上大学子不遗余力去工作学习,总能为上海大学的将来带来更多的活力和精彩;只要我们尽力用心去宣传,总会有更多优秀的学子报考上海大学。"
分析化学专业的党员发展对象李昱同学,赴宣城市第二中学与昔日的同窗好友一起拜访了高中的班主任刘老师并开展宣讲活动。旨在感谢老师的培养,与第二中学学子们交流学习经验,分享上大精神。活动过程以探望老师、与老师交流近况、举行班级宣讲为主要内容。宣讲会上,她向学弟学妹们介绍了上大建校史、师资力量、专业优势,同时也介绍了上大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美丽的校园环境,并回答了同学们所关心的各专业就业前景问题,鼓励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尽力奋斗。她表示,短通过这次暂而又有意义的母校行实践活动,不仅在多个方面锻炼了自己,增进了责任心,提高了能力,也有力地鼓舞了同学们奋战高考的气势,同时也很好的宣传了上海大学,展示了上大人的优良风貌。
此外,数学系的罗福同学回到她的母校湖南理工学院举办考研交流宣讲会,分享了自己的考研经验和学习方法,宣传了上海大学。
3. 一次拜访"访校友,促成长"校友拜访活动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总希望不远处有座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为人生导航,从而避免在曲折迷茫的道路上徘徊不前。而前辈们的心路的历程,生活的经验,奋斗的力量正是我们年轻读书生的人生灯塔。通过与优秀校友们进行了近距离的交流与对话,分享校友故事,感悟奋斗历程,汲取经验教训,可以给予同学们学习、工作、求职技巧等方面的细致指导。
统计学专业的厉洁同学在假期参加了由数学系毕业学长组织筹办的"原想"主题讨论, "原想"旨在成为一个无边界的智库,通过互联网连接各式各样的人才。她表示这一次的活动使她有幸成为了毕业校友与学校之间的桥梁,我也借此次机会不仅认识了很多各行各业的优秀学长,与他们有进一步的交流,还增加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知,收获良多。通过此次活动增进了毕业生和在校生之间的联系,同时拓宽了参与者的思维与眼界,也让她更好地了解与采访毕业生的想法,反观自身,引发很多思考。
理学院研究生会的夏银盼通过与就读于香港大学优秀学姐交流当年一直坚持的求学经历后,让她感受至深的是学英语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她在总结中谈到:"现在在上海对于英语的要求就不低,很多企业都要求英语口语,如果我们以后想出国深造最起码得和别人交流,那么口语就必须过关,坚持每天给英语一点时间,假以时日英语不会成为我们的障碍。"
4. 一项调研"访家乡,走企业"考察调研活动
通过走访家乡的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及收入情况,可以激发大家热爱家乡、造服家乡的感情。
应用数学专业的吕梅同学,为了亲身见证家乡企业的发展,对南通宏顺厨具制品公司进行了参观实习。她跟随外贸部经理丁老师进行外贸知识的了解、学习和实践。在熟悉了相关产品资料后,为了练习如何联系客户、如何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她进行了实际的操作演练,任务是与巴西客户进行沟通,分析货物运输方式的利弊,并且建议客户采用FCL的方式运输货物。她谈到,这次短暂的参观学习,让她学到了很多,也感觉到自身工作经验的缺乏和人际关系中体现出来的稚嫩。"虽然我们是理科生,但是在所有的工作和活动中无一例外的涉及到外语,作为对外交流的桥梁,加强对外语的学习大有裨益。无论以后是漫步于科研的道路上,还是融入社会的舞台,我们都需要不断的充实和丰富自己,不放弃任何能够锻炼自己的机会。同时我更欣喜地看到自己家乡的企业越办越好,产品不仅得到国内认可,更是走向了国际,我为我的家乡和家乡的企业感到自豪!"
化学系的罗祝裕选择走访有着中国三大家电制造业基地之一的慈溪,通过深入了解、调研当地的小家电制造业,感受民营经济对家乡经济的发展变化影响,并感悟家乡人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
5. 一段影像"读乡村,助成长"影像记录活动
展示家乡风韵美,传播家乡文化精神是每个人值得自豪一件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你我的家乡,体悟不同的乡土人情,感受别样文化精神的有着无限趣味。
理学院化学系硕士研究生化学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的何金梅,李广勇,刘怡飞,汤芳,夏银盼,宋于锋等同学选择通过一段影像,记录、分享家乡的美。各个同学分别在自己的家乡或者所在城市进行,有的展示了家乡近5年的发展状况:小楼房取代了昔日的瓦房、水泥路取代了昔日的红泥路、建立了岽门屯的第一个篮球场…有的记录了当地的过年的一些习俗,比如拜年,撒岁、踩岁等;有的记录了当地一些著名景点,比如关岳庙,老君岩,天后宫,天湖,威远楼和文庙等;有的记录了江西省宜春市山楚村的情况,比如家乡的经济产业,在修的高速公路,门前的小桥,梨树和山上的板栗;还有的记录城市建设情况,有纪念意义的鲁班和墨子纪念馆,汉化画像石棺,市里的步行街、鲁南美食城和城市广场,还有新建的火车东站…总之,经过分享交流,同学们都收获很多,他们表示越来越喜欢自己所在的乡村和城市,更加的喜欢我们的传统文化,表示以后要更加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
化学系的祝妍同学,通过拍摄、展示照片,并从旅游项目建设、公共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有着"国家5A级景区"光环的家乡——千岛湖。在谈到拍摄感受时,她讲到:"每一次放假回家都能感受到家乡这个小镇的一点一滴的变化,道路的宽阔整洁,绿化的恰到好处,湖水的清澈荡漾,居民洋溢的幸福。相信家乡的明天会更美!"
物理系的联培生陈蕾同学,以精美的文笔以及一幅幅绝美的照片展示了古城鸡鸣驿的历史沉淀和无限辉煌,正如她写的那样"漫游于鸡鸣驿这样一座古城,你犹如面对一位耄耋长者,繁华虽已去,沉默却如金,任凭墙畔青草年年荣枯,任凭墙土被雨水冲成壕沟,这位老人,不会因为你的到来而停止反复咀嚼自己几百年的历史,也不会因你特别的关注而躲藏自己在暮色夕阳的身躯。不论老人家曾经是挥斥方遒的勇士,还是衰败一生的庸碌贫民。这座承载过历史沧桑的古城,完全可以让我们把目光回归于岁月身上,不论城池里有没有太多的故事,有没有名人赋予的神奇美名。岁月总是有厚厚的,沉沉的质感,它可以把一切冲洗干净,一如风中铮铮的青砖与灰瓦。"
此外,统计学专业的厉洁同学也以一组独特的拍摄视角和文字注释展示了家乡浙江东阳的魅力。
6. 一种体验"进一线,促发展"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的意义在于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可以丰富生活体验、提供学习的机会。
为服务社会,报答社会,把自己的所学回报给家乡的父老,理学院研究生会的夏银盼同学为家乡的孩子们提供义务家教,为乡村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作为他们的小老师夏银盼一直秉承"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她让孩子们独立完成寒假作业,当遇到不懂不会的的问题时,就积极引导他们让他们学会解题方法和技巧;她还教导孩子们把上下学期的课程预习一遍,以便开学上课时能快速领略知识要点。她表示:"此次家教经历我获益匪浅,领悟到了以往未曾有的感悟。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时,作为大人一定要耐心不能烦躁,要善于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这样才能更勇敢的前进,相信这些体验也会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积极的影响。"
此外,数学系的王欣同学来到家乡的幼儿园,通过做游戏中培养小朋友的集体合作性,在活动中既教导了他们合作精神又运用了专业知识使他们增长知识,取得了良好效果。
7. 一份感恩"感亲恩,见行动"亲情体悟活动
体悟亲情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感恩父母是一个必尽的义务。我们可能会记得感谢在人生道路中帮助过自己的朋友,也许会记得感谢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是的,他们当然是我们要感谢的,可同时,我们更不应该忘记,父母,永远是我们最值得感谢的人!
在假期之前,理学院研究生团总支的同学们一起开会共同策划了本次"感亲情,见行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他们要求:1、至少做一周家务,在放假期间,要求每位同学至少做一周家务,尽量包揽全部的家务。2、至少给父母做一顿饭,在放假期间,要求每位同学至少做一顿饭,炒一个菜。3、拍照片,要求大家用相机记录下自己做家务的成果,并上传到团总支的相册中,互相交流讨论。4、写总结,诉感悟,在假期结束时,每一位同学写一份总结,谈谈自己在寒假期间帮父母做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和感悟。5、相互交流感悟,新学期开始,大家一起互相交流本次活动的感受。从策划到实施,理学院团总支的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其中,在假期期间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而且基本每一位同学都是超额完成,把感恩付诸于行动,为父母减了一份辛劳,添了一份惬意。在做家务时,同学们体会到父母的辛劳,感恩的心更加真诚而浓厚。在本次活动中,不仅每位同学自己完成了任务,而且大家还一起讨论交流,在交流中,才发现原来帮助父母做家务是一件多么骄傲的事情,为父母减一份辛劳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当然,"感亲情,见行动"的活动并不是在这个假期帮父母做家务就结束了,而是在每一个假期都应如此,都应比这次做的更好。通过这次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家体会到了维持一个家的辛苦与快乐。通过做家务,让父母轻松、舒心,同时也增多了和父母的沟通与交流。让每一位同学度过了一个丰富、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物理系成小冶通过本次的感恩活动与大家分享了亲情的温暖和感恩父母的温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感恩吧!别那么忙,也别以没时间为借口,趁自己有能力,多花些时间跟父母相处吧。其实,对父母来说并不需要你多出人头地,他们只是想多陪陪他们。所以,不要让他们失望,不要等到将来后悔。行动起来吧,感恩父母,你会在其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物理系党员发展对象赵建伟也在总结中写到"我跟父母促膝长谈,谈对去年的感悟谈对来年的期许,我们一起做年夜饭,贴春联,扫院子…这是一个甜蜜的假期。"这些看是是平淡的日常生活,但却是饱含着浓浓的亲情与感恩。
总之,在此次"把爱带回家"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理学院研究生学生干部的表率作用,学生党员的典范形象,党员发展对象的认真参与以及群众的积极配合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个实践队伍从始至终都是以饱满的热情将"爱"带回了家,通过"七个一"的活动方式展示上海大学学子的精神风貌,并使自己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融合社会,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对我校研究生培养的认同,更重要的是让大家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理学院研究生党总支

上一条:理学院研究生团总支召开春季学期工作会议

下一条:2015年上海樱花节上大志愿者招募——上大学子共奋进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