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回首历史丰碑,探寻力量之源——数学系博士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参观纪念中共四大召开90周年图片展

创建时间:  2015/05/04  顾志祥   浏览次数:   返回

2015年5月4日上午10点整,理学院数学系博士研究生第一支部与第二支部前往上海大学图书馆展厅组织参观"历史的丰碑:纪念中共四大召开90周年图片展"。参加此次专题组织生活会的有两个支部共10位学生党员,大家积极响应党支部号召,认真回顾历史,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在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中探寻力量之源。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今虹口区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处召开。中共四大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次大会对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大会确立了加强党的领导、扩大党的组织、执行使党群众化的组织路线,为党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党的不断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次正值中共四大召开90周年之际,举办图片展等系列活动,旨在铭记历史、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进一步加强党史、国史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学们进入展厅,认真的参观阅读图片展中的相关内容。此次以"历史的丰碑"为主题的图片展,共由回顾历史、纪念传承、时代光华三个板块构成。其中第一板块回顾历史,是此次图片展的重头戏,分别由风起云涌、历史丰碑、唤起工农三部分组成。图片展以丰富详实的史料图片和文字,生动展现了中共四大召开的历史背景、重要成果和深远影响,展示了党走过的峥嵘岁月和奋斗历程。值得一提的是,图片展第一部分风起云涌中详尽介绍了中共四大召开前后当时的上海大学的革命历史风貌以及她与中共四大密不可分的"亲密关系"。在于右任、邓中夏、瞿秋白、陈望道等教育和革命先烈的辛勤工作下,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为发展、宣传马克思理论,培养革命干部,发展国民革命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上海大学还是中共四大召开后展开的五卅运动的先锋队。因其历史功绩和地位,老上海大学享有"武有黄埔,文有上大;北有北大,南有上大"的美誉。作为上海大学学子,我们由衷地为我们身为上大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一是通过参观,我们对党的光辉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重新接受了一次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同时,让我们有机会进一步宣扬老上海大学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传承革命火种。大家表示,吃水不忘挖井人,一定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崇高的革命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努力奋斗。
理学院数学系博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 施柯杰

上一条:理学院数学系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参观“历史的丰碑:纪念中共四大召开90周年图片展”

下一条:上海东方梦工厂专家与我院师生专业交流会顺利召开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