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创业路上“偶然之中的必然”——访上海大学理学院2013级无机化学硕士研究生陈杨

创建时间:  2015/06/10  顾志祥   浏览次数:   返回

陈杨,2013级无机化学硕士研究生,上海灵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2014年10月合伙创办该公司,主要从事传感器的应用服务。他曾获得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上海市铜奖;第四届美新杯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上海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第三届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能力应用大赛优胜奖;第二届上海大学物理实验创作竞赛二等奖;上海大学自强学院"创新奖"、"学术奖"、"自强杯"奖;上海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设计等荣誉。
谈及创业的行为,陈杨说:"这是偶然,也是必然。"本科在钱伟长学院认识了现在的合作伙伴,在伙伴乐于发现、勇于创新的影响下,自己也乐于钻研、探索,而且也一起参加了很多创新社团和创业比赛。大三专业分流时他们有了初步计划,陈杨负责传感器的甄选、研究,同学负责传感器的应用。本科的学习经历让他渐渐明确了日后的研究方向,继而研究生期间选择无机化学。同时,他还了解到我们学校科技园就学生创业、开办公司会给予很大帮助,现在的很多政策也有利于大学生创业,所以陈杨在老师和师姐的引导与帮助下,决定创办自己的公司。
在有想法之后,为了多多了解、学习如何创业,陈杨带领他的团队申请了"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专项"项目,经过半年团队创业项目的考核,获得了该项目天使基金的资助,从而赢得了公司的启动资金。谈及公司宣传陈杨说"我们属于技术服务,相对其它行业可复制性没那么强,公司成立之前我们这个小团队就有一些积累,接下来我们也将跟德国的博世集团合作,负责他们在中国地区传感器测试工作。"
谈到公司日后的发展,陈杨也有自己的烦恼,毕竟现在大部分精力还在科研上,不能把团队真正想设计的产品做出来。按照主流思想,做传感器就应该把它做成成型的产品,是要根据市场反馈不断优化,慢慢把产品往前推进;而现在能做的只是帮企业解决一些问题或者分流他们的一部分任务,如果想把公司扩大,后面还有很远的路。
理学院研究生记者团    曲艺

上一条:环化学院研究生“优秀学长在身边”公开课系列第一讲正式开讲

下一条: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姜嫦英博士来生命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