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坚持,是唯一不变的理由——记理学院跑步爱好者的马拉松历程

创建时间:  2015/09/22  陈叶   浏览次数:   返回

夏日的清晨从4:30开始了,那时也是每天最清凉的时间,天已经微明,蝉鸣声此起彼伏,待到九月的季夏还能享受清新的桂花香。如果要问早晨上大校园的景象,当然还要提到奔跑在其间的跑步爱好者。热情洋溢的和路人挥手招呼,厚重而有规律的呼吸,面颊的汗水呈细线流下,汗湿了的背心随着身影消失在大路的拐角处。
柯迪同学就是其中一员,他是上大理学院物理系2014级研究生,每周总能看到他在校园里晨跑的身影。每隔一天,四点半或五点早起跑步一小时以上,洗浴和早餐后,八点前就能到办公室开始工作了。这或许也是许多晨跑爱好者的约定时间。
与他交流得知,他跑步的兴趣激发始于他的一次半程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的经历,那是20124月的苏州环金鸡湖半程马拉松赛事。两万人汇聚在起跑点前,大多数是年轻人,还有一大批四十多岁、五十多岁,甚至六十多岁的人以及许多女性和小孩,大家心情紧张又激动的等待发令枪响。起跑后的欢乐将赛场气氛烘托到最高,运动员们激情有序的迈过起点,鲜艳的参赛服颜色(黄色)就像洪水般在公路上漫延出去。赛道两边的市民高声为参赛者加油呐喊,沿途的风景别致。到达终点的人望着自己坚持跑出的成绩,拿到属于自己的奖牌,就好像忘记疲劳一样的拍照合影留念,喜悦成就之情溢于言表。
或许是被赛事气氛感染,或是想改变那时候的健康状况,柯迪开始坚持有规律的跑步锻炼,跑步迄今三年已近成为一项令他满意的一种业余爱好,参加了四次半程和三次全程赛事,跑过无锡马拉松,苏州马拉松,扬州马拉松和上海马拉松。
那么为什么跑步是这样特别令人满意的一种业余爱好?深入交流后,他总结,一旦进行了几个月的跑步,自己必然会注意到心理上有某些明显的收益——感到平静、感到可以掌握自己的生命。跑步者还说有了这种"嗜好",不论多忙,想要放弃这项运动的事例是很少见的。更经常的却是相反的情况,有些人一天跑三千米或四千米——从锻炼的角度已经足够——但是到一定时候,就会令人费解地把跑步的里程增加两倍,甚至三倍。仅仅为了得到健康的身体是很容易做到的:一天跑步二十分钟或三十分钟,一周跑步四天就行了。那么自己为什么要在热得发昏的夏天和寒风凛冽的冬天每天进行八千米,一万米甚至更远的长跑,特别是明明知道他自己在长跑方面永远不会特别成名的时候?
在操场上或是马拉松赛道上,有的人拼颜值,有的人拼速度,有的人拼装备,有的人靠刷屏,柯迪很诚恳很自豪的说到,他靠自己的坚持,和别人拼坚持。跑步是自己的爱好,需要自己独自完成,有时也邀上好友一起,只有自己内心平静了,才有自信心去做好自己的事情。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坚持自己的爱好,我们都会变得更好。
理学院物理系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上一条:材料学院研究生志愿者参加科普日志愿服务活动

下一条:上海交大医学院闫建设研究员来访生命学院并作精彩讲学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