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自建,理学院数学系运筹与控制论2015级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上海大学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曾担任理学院学生助理,上海大学慈善爱心屋核心骨干。现为上海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
2015年8月28日,这一天是上海大学2015级研究生报到的日子,理学院有一名学生直至报到结束都不见他的身影,经联系才知道,原来他现在已成为上海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之一,已经远赴甘肃定西,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连自建同学告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支教梦,他也不例外。2014年十月,正在慈善爱心屋忙着的他偶然得知上海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开始招募成员,社区有一个推荐名额,他立即抓住这个机会,果断报了名。研究生支教团的竞争异常激烈,全校一共只有十位同学可以成功去支教。当问及为此次竞争做了什么准备时,连自建同学却说,机会是留给时刻准备着的人,对于成绩等硬性要求并不是可以临时准备的,以及去支教的初衷,不掺杂其他因素,只是为了去支教的心,这一切都需要在平时就一直积累。但他也有向学长学姐询问,了解更多关于支教的细节。
连自建同学在本科学习期间,热心公益,经常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也曾在自己的家乡开展过短期义务支教活动。他认为支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他非常想要去做的一件事情。他用六个字概况了自己的本科生活:充实,精彩,无悔,并且希望这次支教为他的研究生生活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研支团流行着一句话:"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连自建同学说,他希望并且相信这次支教之行会成为终身难忘的事,也会让自己的青春变得充实、精彩、无悔。
连自建表示初到定西就觉得那里没有上海这种大城市的喧嚣,整座城市透着宁静与安详。当然定西的条件比不上上海,还是与想像中的生活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看着孩子们真挚的脸庞,就觉得一切都变得意义非凡,他们的到来给学校带去的是青春的活力,为学校注入一股新力量。每天沉浸在课本、教案里,身体累,但是心灵上却得到难以言表的满足,听着孩子叫着"小连老师",心中涌上来的是一种自豪感和一份责任。现在的他们还在学习成为一名合格老师的道路上摸索着,但他们有决心,坚信自己渐渐地可以担起教书育人的重担,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他们踏实做事,认真执教,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祖国西部发展做出贡献,不辜负自己的青春。
每个人都有权利与机会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每一件事情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作为研究生的我们,更应当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找到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方式,争取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点点力量。
理学院研究生党总支宣传委员 陈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