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理学院泮池言学之学术前沿(十一)——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PolycyclicAromatic Hydrocarbons

创建时间:  2015/12/09  陈叶   浏览次数:   返回

12月07日下午,为进一步加强同学间的学术交流活动,激励同学在科研上更进一步,理学院硕士生陈欢欢在化学系实验楼Ha101 作了题为"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的有机专业学术讲座。
在讲座中,陈欢欢围绕"多环芳烃的合成和性能"这个话题,首先对有机功能材料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用途和重要性进行了介绍,然后详细的阐述了晕苯、六苯晕苯类化合物及其含杂原子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并提出目前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对前人在含氮杂晕苯类化合物构建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也对其中有代表意义的工作作了较为详述的介绍,同时陈欢欢同学还结合具体的实例作更为深入的讲解,这些牛人的创新都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陈欢欢的讲解非常精彩,同学们都听得专心致志。陈欢欢在11月份的时候,在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以导师第一,本人第二作者的身份发表一篇文章,并被推荐为该期刊的封面文章重点介绍。因此当陈欢欢同学开始介绍自己的工作时,同学们投以更加专注的目光。她认真仔细的讲解自己的工作来源、思路以及工作方法,通过简单廉价的商品化原料出发首次实现了1, 5, 9-三氮杂晕苯母体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并研究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光物理性质、电化学性质和热稳定性。单晶X衍射分析发现三氮杂晕苯核具有完美的共平面结构,分子间采用紧密的面对面的π-π堆积方式,该类分子具有合适的溶解性能和非常好的热稳定性,将为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太阳能电池、光电二极管等分子器件提供重要的候选材料。其出色的工作征服了同学们。报告结束后,大家争先恐后的提问,陈欢欢同学一一解答,这充分说明陈欢欢同学的工作对大家充满了吸引力,最后她对未来的科研发展也作了一个自我展望。
此次学术讲座的顺利开展为同学们带来一场丰富的学术盛宴,对广大的硕士研究生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相信他们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上能够更加刻苦专研,不断进取,能在学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同时也对上海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的科研教育产生了新的启示。
理学院研究生    甘元胜

上一条:2015年“师生情,材料梦”材料学院师生杯趣味运动会顺利开展

下一条:理学院数学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举办羽毛球友谊赛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