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6日上午8点半,理学院研究生全体学生干部参加了"救援文化进校园"首日教育学习活动。活动于宝山校区J103室举行,与会的有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刘亮老师,理学院研究生专职辅导员郭晓光老师以及交通运输部东海救援局的领导和部分工作人员,本次活动由刘亮老师主持。
本次活动带来了船长徐卫国,救助值班室科长韩凌峰,搜救机长宋寅和应急救助潜水员陈开昌的故事。
首先来自东海救援局的张毅、袁佩娟和徐敏分别从"我的船长"、"我的丈夫"和"我的爸爸"三个角度讲述了徐卫国船长勇于承担、甘于奉献,奋战在东海救援第一线的故事。他们生动地演讲将在场所有人都带入了那个凶险万分的救援现场。徐船长把"生的希望带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精神让不少人潸然泪下。
随后,东海救助室的救助值班室科长韩凌峰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了他的救援故事,但是当他讲到2005年3月8日,作为实习生第一次参与救援时的场景,眼眶还是禁不住湿润了。他说,正是这一次的救援活动,让他坚定了救援这条道路。
宋寅,我国搜救第一代女救助飞行员,用自身的例子完美地呈现了什么是"巾帼不让须眉"。她在危机关头一次又一次地发挥了关键作用,共参与救援174人,并于2015年聘任为机长。
最后,潜水员陈开昌也带来了他的救援故事。他说,别人眼中的潜水是愉快地与鱼儿嬉戏,而他们作为应急救助潜水员面临的则是重重危险和未知,以及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从他的讲述中,大家还感受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日益进步的海上救援实力。
活动的最后是观众提问环节。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理学院力学所的董彦辰和数学系的王阔两名同学分别就"救援潜水员面临的危险"和"目前我国是否有水下机器人参与救援"两个问题向潜水员提问,潜水员陈开昌也一一做了详细的解答。
本次活动在大家的掌声中落下帷幕,通过这个活动,大家了解了海上救援这一陌生的领域。救援人员在危险面前无私奉献,勇于承担的精神体现了身为共产党员顾全大局,时刻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先的品质,这是在座所有学生干部都要学习的。他们的经历有血有肉,真正体现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这句话的意义。
理学院研究生党总支 俞梦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