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访中科院院士王贻芳

创建时间:  2017/05/23  俞梦卓   浏览次数:   返回

5月19日下午2点,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院士应上海大学理学院物理系蔡传兵教授邀请走进上海大学校园,为上大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王院士从中微子与正负电子对撞谈起,为同学们直观地介绍了物质的最基本结构,重点介绍了由他领导完成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和自行研制的新型双环对撞机(BEPCII)以及下一步发展规划——建设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本次报告座无虚席,同学们对王院士所讲解的内容都非常感兴趣。报告结束后,理学院研究生记者团的成员们又近距离地对王院士进行了采访。
记者与王贻芳院士接触下来,发现他与之前媒体塑造的"高冷"形象完全不同,他说话直来直去,言简意赅,丝毫不绕弯子,也没有"大科学家"的架子。
当谈到当代研究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时,王院士叹了口气,他说:"现在的研究生最核心的问题是是不是喜欢这个专业、热爱这个专业。现在很多的学生,很被动,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只有真正的喜欢才会在遇到困难时始终有一份内在的动力支撑着自己度过难关,而不会选择逃避。他笑谈到他所喜欢的学生是能带给他"surprise"的学生。
那么如何才能锻炼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呢?王院士也提到,这关键还是要靠学生自己自主地静下心来学习。多学习,多积累,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没有什么捷径,所谓的创新,都是一步一步创新,不可能一步登天。"
记者问王院士在求学和科研道路上是否遇到过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王院士感慨,他的那个时代,想法很简单,杂念也比较少。他刚到意大利时,语言是很大的障碍。但他明白这不是一个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困难,它需要时间。"还能怎么样,那就慢慢熬着呗",他笑着地说,但随即又补充到,"但是这个‘熬’绝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
最后,王院士对年轻的研究生们说,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激情。年轻人都应该有一个目标、志向或是理想。这个理想不是空洞的,而是与自己日常的学习工作有关的,并能并为之努力奋斗的。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心里想要的是什么,不能好高骛远,被各种各样的诱惑分散注意力,动摇本心,而应踏踏实实坚持到底,最终才会有所收获。
理学院研究生记者团    汪海鹭

上一条:“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探访宋庆龄故居

下一条:我院研究生参观上海超级计算中心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