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文学院2014级汉语国际教育师生文化之旅圆满结束

创建时间:  2014/11/24  黎建军   浏览次数:   返回

1111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文学院沈益洪教授、资中勇导师以及国际教育学院杨文波导师带领2014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和部分留学生前往西塘、杭州,进行一次意义非凡的文化之旅考察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近距离地了解吴地汉文化,本次文化之旅的第一站选择了千年水乡古镇——西塘;为了让同学们能够亲身感受历来被人们誉为"人间天堂"的杭州之美,本次文化之旅的第二站就是世界遗产名录之一的西湖、西湖乡双峰村的中国茶叶博物馆、杭州历史文化街区河坊街和"杭州之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等著名杭州景点。
一大清早,同学们就在上海大学南门集合,乘坐空调大巴兴高采烈地出发了。一路上,同学们都欢声笑语。一部分同学提前对文化之旅做了详细的了解,给大家当导游,介绍各个景点的背景故事和历史传说。沈教授则精心准备了很多文化竞答题,让同学们在玩中学习,在学中游玩,不知不觉掌握了更多中国的文化知识。
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行程,我们从上海大学来到了西塘。古色古香的西塘美景,让老师和同学们流连忘返。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西塘,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西塘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漫步在美丽的西塘廊棚之下,太阳晒不到,雨水淋不到,我们不禁对古镇文化拍手称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习俗。西塘,一个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这里有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风情和浓浓的生活气息,可以让同学们尤其是来自外国的留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
离开西塘,我们的下一站目标就是杭州。沈教授提出了一个有关文化的有奖竞答题:为什么每年来杭州的人都络绎不绝呢?
有同学回答,因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有同学回答,因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有同学回答,因为"大江之南风景殊,杭州西湖天下无"……正确的答案始终没有同学答出来,于是只能最后揭晓了。
我们漫步西湖,感受着西湖的美景:微风吹拂,杨柳依依,湖心荡漾。我们边走边吟诵着西湖的美丽诗词。中国同学给留学生讲着西湖的传说,教留学生唱着《新白娘子传奇》的主题歌曲。在西湖边上,中外学生之间的友谊进一步加深,中国的文化也在无形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
第二天,我们接着前往中国茶叶博物馆进行参观。众所周知,茶是中国对人类、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要贡献之一。中国既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
中国茶叶博物馆设计出了茶史、茶萃、茶事、茶缘、茶具、茶俗这6大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展示空间,从不同的角度对茶文化进行诠释。今天,茶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饮料,维系着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深厚的情感。
晚上,我们来到了杭州的民俗风情文化街——河坊街。杭城闻名的"五杭"(杭粉、杭剪、杭扇、杭烟、杭线)就出于此。这里特色小吃、古玩字画、商铺云集。老字号、杭州特色各类店铺约有一百余家。河坊街是目前最能够体现杭州历史文化风貌的街道之一,也是西湖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再现了杭城的历史文脉。
第三天上午,我们参观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它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1113日下午,西塘、杭州的文化之旅结束,我们恋恋不舍地坐上了返回上海大学的巴士。一路上,大家都在纷纷交流各自的感受和眷恋。而杭州游客不断的原因也被揭晓,原来是出自"烧香不断杭州路"的典故。
通过这个三天两夜的班级活动,师生之间建立起了更加亲近的感情,同学之间建立起了更加紧密的联系。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积淀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我们以后去孔子学院担任志愿者传播中国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文学院   王秀兰

上一条:机自学院研究生冬季学期首日教育圆满结束

下一条:从去中介化到再中介化——吴建中谈图情档的未来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