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土木工程系博士生,何光辉必定是其中的佼佼者。自08年研究生入学至上海大学以来,7年上大求学路,流逝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他对学术的孜孜追求,对一届届师弟师妹学术科研道路的耐心指导,在系里师弟师妹们都亲切地称他"大师兄"。
何光辉身上有许多标签,真正称得上"科研达人"、"学术达人"。他曾参与两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校读书期间,曾发表3篇SCI,4篇EI,3篇核心论文,其论文数量及质量在系里都是屈指可数。国家奖学金,光华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等荣誉也被他纳入囊中。这些证书荣誉光环在何光辉身上是那么耀眼,却被他淡然的对待。他依然是那个最早到,最晚归,每日奔走在教研室与宿舍两点一线的大师兄。
提到这些学术上的成就,何光辉总说,除了自己的努力,更关键的是他的领路人——导师杨骁教授。师从杨老师7年,言传身教,杨老师身上的严谨的求学风格以及踏实认真的求学态度对何光辉有了很深的影响。做学问之前应先学会做人,一个好的导师不仅在学问上可以给学生指明道路,更能在人生观上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
一个人成功不难,难的是帮助其他人一起成功。在教研室,总是有师弟师妹去找何师兄请教问题,不管是学术问题还是生活问题,何师兄也总是力所能及的热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有时候一个问题,一个提醒,问的人就可以有醍醐灌顶的启发。
对待学术孜孜以求,对待老师敬重钦佩,对待同学热情耐心,这样一个充满着正能量的上大学子,再加上自己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坚持与努力,造就了何光辉的优秀与成功。俞敏洪曾说"优秀的人一定有优秀的特点和习惯",完全复制何光辉的成功也许很难,但是学习他踏实认真的科研作风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将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将带来新时代满满的正能量!
土木工程系14级研究生学生会 孙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