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4月16日,社科学院研究生会宣传部小分队出发到B418a办公室采访上海大学哲学系陈新汉教授。
这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教授,初次听到这位导师的名字,我以为是位很年轻的导师,因为他的学生告诉我,他们都用邮件联系,他回复邮件的速度很快。没想到竟是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先生,仿佛就是小时候给我糖吃的邻家爷爷,心里好感度倍增。我问他:您认为一位好导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他自然的说道要有对学生的爱,他喜欢跟学生在一起,喜欢跟学生做朋友,看得出他的喜欢是来自心里,不是伪装出来的。他说他喜欢跟学生交流,不管是学习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上的问题,他都愿意倾听和提供帮助。经了解才知道他是恢复高考那一年的学生,本科就发表了自己的论文,毕业就直接留校了,已经带了20多届硕士研究生。这也的确是一位有实力的导师。他说过硬的科研能力也是一位导师必备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给他们。针对当前学生选题难问题,他给出了三点建议:(1)选题方向要与专业一致。(2)选题方向要与自己的兴趣一致,在遇到困难时才能坚持下去。(3)选题方向要项导师的研究方向靠拢,这样方便导师对我们的指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更远。当问到对当前研究生做兼职的看法时,他考虑了一下说,学生需要分两类来看,第一类想要专心做科研,或者以后读博的,就不要出去做兼职,只需要专心的读书。第二类学生,想要毕业以后直接工作的,可以适当的做兼职,以后找工作需要有经验,但是要平衡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他说毕业论文写得好,也是一种能力,毕业论文要想写好,需要勤奋,因为要看书,需要总结能力,将前人的知识总结出来,需要表达能力,需要创新能力,需要文字功底,需要逻辑思维能力,这果真是一位眼光独到的老教授,不愧为学生所爱戴。
听了陈教授的一席话,我们备受启发、茅塞顿开,在愉快的交流中结束了我们的访谈活动。
社科学院研究生院 蒋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