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缅怀历史,感恩和平-----记社科学院14级研究生党支部“上海红色之旅”活动顺利开展

创建时间:  2015/04/26  董芳源   浏览次数:   返回

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为了让大家感受红色革命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并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上海大学社科学院14级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学生党员开展"上海红色之旅"活动,并于2015年4月25日顺利完成。参加此次活动的成员有孙楠、张佳佳、吴奇、仲婷、骆月明、任方、刘园园、贺鹏艳、李琴等同学,在孙楠、张佳佳的带领下,支部成员兴致高昂,一起参观了三个站点。
第一站:刘长胜故居,即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陈列馆。该陈列馆通过雕塑、场景展示、情景模拟、实物陈列等方式展示了1937—1949年间刘长胜、刘晓、张承宗等同志领导下的中共地下组织发展、斗争的历程。这里的共产党人,曾领导上海人民为争取和平与民主而不懈奋斗;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里应外合,解放上海"的战役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第二站: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该纪念馆深受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重视,历经很多次的修复之后,基本保留了1915年始建时的建筑风貌。如今,新馆展区由"序厅、中共二大展厅、党章历程厅、中共二大会议旧址、平民女校旧址展厅"五个部分组成。新馆的展陈风格庄重大气、巧中见精,向世人诠释了一个兼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石库门里纪念馆",里面陈设珍贵史料300余件,辅以先进的展示手段,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峥嵘岁月。
第三站:毛泽东旧居。这是一幢富有上海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石库门建筑风格的老房子,是毛泽东第9次来上海时居住的地方,这里不仅是他住得最长的一次,也是最富有家庭生活气息的一次。入口处左侧的厢房里,"毛泽东坐在书桌旁深情地望着夫人杨开慧,夫人坐在床边抱着岸英,哄着睡在摇篮里的岸青",栩栩如生的蜡像烘托出毛泽东全家其乐融融的温馨场景。二楼设有《毛泽东在上海》专题展览及蔡和森、向警予专题陈列室,大量的实物、模型和场景,使展览形式新颖独特。还有关于毛岸英的相关事迹,那些情景彷佛历历在目,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参观者。
"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感恩先烈、珍视和平",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换来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身临其境的重温那一段历史,被其深深地震撼,又一次接受了思想的洗礼,令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此刻,让我们静静地聆听她们的心声:
骆月明:重温那一段艰苦岁月,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们对于民族解放的强烈渴望!在上海市秘密机关旧址之刘长胜故居,我非常钦佩当时请愿学生的勇气,也非常钦佩当时共产党员的智慧!重温毛泽东旧居,让我身临其境地看到了伟人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让我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当今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缅怀历史,警示未来",为了不辜负先辈们的心血,也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我们应该珍惜当下,以党员的积极、乐观、正直等行为去影响身边的人,并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系列党的发展史,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刘园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而如何很好的传承历史是人们不断思考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科技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丰富了记录、传播历史的方式,使历史更富有趣味性,更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除此之外,我也深深地体会到革命年代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在参观过程中,我曾数次热泪盈眶,或为了革命战士身处险境而着急,或为了革命事业取得良好进展而欣喜。作为后辈,我向他们致以深深的敬意。革命岁月已远去,但革命精神永流传,我们青年党员要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线的奋进者、开辟者、奉献者,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
社科学院2014级研究生 张廷斐

上一条:理学院化学系硕士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举办“四进四信”主题团日活动

下一条:我院与嘉定区中心医院共建医务社会工作研究生教学实训基地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