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文学院研究生马成亮青年分享会——人是自由飞翔的鸟

创建时间:  2015/05/11  黎建军   浏览次数:   返回

5月6日晚5:20,文学院研究生马成亮青年分享会在校本部 A602 如期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人是自由飞翔的鸟——青年志愿者生活分享",主讲人为文学院2012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马成亮,他曾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讲座由文学院研究生团总支宣传委员朱军主持。
2004年,马成亮通过安徽省教育厅"西部计划"志愿者选拔,和同伴一起赴西藏,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支教生涯。稀薄的空气,刺目的阳光,贫瘠的土地,贫破的拉萨城,这一切都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大挑战,不少同学终究承受不了如此环境而在第二天就打道回府了。马成亮却勇敢地选择留下这一留,就是七年半。"最后支撑我去的,是一种想为他人,尤其是那些有困难的人做些什么的冲动。也许,还有一种‘被需要’的感激。" 马成亮回忆说。
在拉孜,马成亮教了四届藏族学生,并且建立了一支藏汉混合的乐队——拉孜风,取得了2009年日喀则市青歌赛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在林芝工布江达,他教音乐,作词、作曲,创作了《工布江达》、《工布江达的傍晚》、《白云》等十几首歌曲《车过那曲》等多篇散文作品。一路艰辛,一路成长,马成亮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学获得了汉语言文学学位。2012年他结束7年漫长短暂的西藏支教生活后,成功考上了上海大学继续深造。从神秘莫测的雪域之巅,到繁华毕聚的东海之滨,他有些许的不适应,但他很快就重新振作,自学电脑,2013年5月,他又变身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赴泰支教,把汉语魅力传到异国他乡。
在分享会上,当同学问及西藏支教的经历,马成亮娓娓道来的每一个小故事小细节都令人印象深刻。在天路之上,在雪域之巅,在东海之滨,他的故事还在继续。这个有梦想有爱心的热血青年,用身后排起的坚定脚印释放着向上的正能量,相信爱,相信友情,相信每一个坚实的脚步,都能踩出真实的印记。 
文学院  戴婉琦

上一条:机自学院顺利举行艺术嘉年华“达人秀”初赛

下一条:你,喜欢挑战吗?--理学院研究生党总支搭建研究生科创群,着力学生创新创业发展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