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积极之心,敬畏之心,包容之心,感恩之心 ——采访社科学院2015届优秀毕业生聂海岭

创建时间:  2015/05/15  董芳源   浏览次数:   返回

 "常常怀有一颗积极之心,敬畏之心,包容之心,感恩之心,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这是采访社科学院2015届优秀毕业生聂海岭时,他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聂海岭,河南睢县人,师从于上海政法学院杨俊一教授。在校期间曾获得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首届"自强之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研究生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且学业出众曾获得"国家学业奖学金"二等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论文征集二等奖、山东社科论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文化研讨会论文征集二等奖等。
准确定位,全面发展
在采访聂海岭如何准确的定位成为优秀毕业生时,他非常谦虚,解释道:"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还需要继续努力。"从研一刚开学时参加各项活动如:导师见面会、职业生涯规划、各种学术讲座等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让他感觉到十分的迷茫。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懈怠,积极参加院里的各项活动,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每一天。随着学习的深入,尤其是从冬季学期开始担任社科学院12级党支部组织委员以及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兼职辅导员之后,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学生的工作,发现自己逐渐喜欢上了做学生干部。但是同时他也在不断的反思:作为一名研究生,学业是主要任务,但是我们要学会兼顾,全面发展,利用一点一滴的时间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在2014年的暑假在上海市静安区组织部挂职锻炼的过程中,更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学生干部的责任与担当"聂海岭向我们讲述到,"虽然其中也遇到过挫折,但是从来都没有想过放弃,因为我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从学长的谆谆教会中,我们体会到只有积极主动地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给自己准确的定位,并且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才能做到优秀。
严谨踏实,专心学术
"作为一名研究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业,但是我做得还是不够。"聂海岭谦虚地说道。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聂海岭始终不忘努力学习。在谈到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时候,聂海岭告诫我们对待学术要有一颗敬畏之心,只有用严谨踏实的态度对待学术,才会有所收获。聂海玲向我们介绍,从研一开始就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每一篇课程论文都要认真对待,争取能够达到发表的水平。在他发表的论文之中,有许多都是课程论文修改过后发表的,只有逐渐积累,才会有更大的进步。除此之外,聂海岭还能够抓住时机,积极参与到学院老师以及学校、教育部等各项课题之中。在课题结束之后,勤奋努力地总结课题成果,向师兄、导师求教,积极地发表论文。
关于如何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的问题,聂海岭认为,一定要制定计划,时间是"挤"出来的,有效的利用时间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还要保证足够的执行力,以及要学会反思。聂海岭也亲切地提醒我们不要刻意地计划,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严谨踏实地做好眼下的每一项工作,不焦躁,不急躁。
包容感恩,对待生活
    聂海岭在向我们讲述三年的研究生生涯之时,始终强调我们要怀着包容感恩的心对待生活、学习和工作。无论是在与室友的相处之中还是与导师、同学的交往中,都要用宽广的胸怀接纳每一件事情。常怀包容感恩之心,才能为我们继续前行奠定良好的心态,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扎实。辅导员刘锦老师给予他较高的评价:生活中他是一个懂得感恩、懂得奉献,能够给大家带来满满正能量的人;学习上是个能吃苦的优秀学生;工作中又是一个有目标、有韧性、有担当的学生领袖。陆耀峰老师认为,聂海岭同学最为闪光的一点就是对于党的相关理论的理解与践行,在服务同学的过程中,将党的先进理论结合自身的理解,以接地气式的形式影响到更多同学,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学生。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前进的道路上总会有风吹雨打,但是我们常怀"积极之心,敬畏之心,包容之心,感恩之心"才能让我们更加坚定,更加勇往直前。
                                            社科学院研究生会 叶忞

上一条:上海大学艺术嘉年华“达人秀”复赛顺利举行

下一条:社科学院李新成同学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员”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