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在充实与忙碌中提升自己,收获成功——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2级硕士研究生、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蔡琴自述

创建时间:  2015/06/12  王伟倩   浏览次数:   返回

我叫蔡琴,来自江西省的一个农村。高中毕业后,我满怀梦想与期待踏入上海,进入上海大学就读本科。从农村一下跨越到了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起初的我感到渺小又自卑。然而庆幸的是,上海大学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给予了我无尽的帮助与关怀。渐渐的,我找回了自信,找回了自我。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直研留在上海大学继续深造。

充实,也许是我对三年研究生生活最准确的概括。这三年,是我蜕变成长的三年,是我学习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三年。而获得了"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更是对我研究生三年学习、工作及生活最大的肯定。

努力科研,终有收获

起初进入研究生阶段,由于研究生阶段与本科阶段学习模式的很大不同,让我充满了迷茫。本科仅局限于书面知识的学习,而作为工科类的研究生,除了学习书面知识外,更是通过实验对自己思维方式、动手能力以及人际交流的考验。

实验是作为工科类研究生的我三年最重要的任务。在实验中,给我最多帮助、鼓励、指引的是我的导师。大四直研后,我提前进入导师的实验室,由于我起初对研究生定位的迷茫与不知所措,造成实验的不顺,同时我与导师交流的过少,导致与导师间产生误会。后来,我渐渐的理解导师并适应了研究生的生活,于是我打开心扉,无论在实验上成功与失败,亦或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积极主动地与导师沟通交流。我也渐渐明白,实验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很到问题。最初遇到问题,我都被动的等待导师帮我解决,但通过导师的谆谆教诲,我渐渐明白独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逐渐学会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在导师的指导与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我参与了上海大学与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合作项目——流感病毒通用型试剂盒性能研究,主要完成A型流感病毒通用型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性能的评价;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热处理调控花生过敏原Ara h 2致敏性的机制研究。研究成果在食品科学知名期刊《Food Chemistry》上发表SCI论文1篇,该杂志为食品科学二区杂志,2014年度影响因子为3.259,另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为自己的研究生科研生活画下了完美的句点。

通过科研的努力,我也收获了许多荣誉,我荣获了:2012-2013年度上海大学优秀学生;2012-2013年度上海大学光华二等奖学金;2012-2013年度上海大学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节"泮池言学"研究生系列论坛之生命科学学院优秀研究生科研成果报告会一等奖;2014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这些奖项是对我实验工作的肯定,是我三年来努力科研的回报。

学生工作,提升自我

研究生除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外,工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生阶段,一直偏内向的我在同学的鼓励下开始逐渐参加大大小小的活动,我也变得更加乐观与开朗。在老师与同学的信任下,我担任了生命学院食品化工支部的书记。曾经的我从未做过学生工作,于是刚接任的时候,我倍感压力,我怕自己不够优秀,怕自己会让大家失望。但我并未服输,在老师与师兄师姐的帮助下,我试着去组织活动,去主持支部会议,遇到问题及时向师姐请教,慢慢地我适应了这个角色,也挖掘了自己的潜力,提升了自我。当然,参与活动并组织活动需要占用很多时间,权衡活动、工作以及科研是非常必要的。于是我常常在夜晚及周末加班加点,争取自己的实验进度不会落后。因此,我的研究生生活是充实而忙碌的,但是在这充实和忙碌中,我改变了自己,提升了自己,我更是快乐的。

对学生工作的认真负责,我得到了老师与同学的肯定,于是我被评为2013-2014年度上海大学优秀研究生党务工作者;2013-2014年度上海大学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学生积极分子。

自信自强,勇敢向前

三年时光荏苒,马上就要真正的告别校园生活,踏入社会圈子。社会生活不同于校园生活,对个人各方面的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我很感谢当初的自己坚持梦想来到上海,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感谢自己多年的努力及老师的培养,获得了科研的成功;感谢自己勇敢突破及朋友的鼓励,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最终,我签约了一家上海生物公司,也已经在该公司实习了近三个月。

未来的我,会更加自立自强,勇敢面对未知的社会生活;我也一定会坚定自己的梦想,勇敢大步向前,让明天的上大为我骄傲!共勉之!

生命学院研究生会 曾晴

上一条:生命学院成功举办研究生团学双代会

下一条:图情档系顺利开展一大会址志愿者培训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