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历史文化

创建时间:  2015/06/16  黎建军   浏览次数:   返回

613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沪上78处文物建筑在当日900—16:00向民众免费开放,其中包括著名的绿房子"吴同文"住宅、上海最早的天主堂世春堂等。由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党总支承办的上海市"中国文化遗产日"志愿活动也在当天顺利开展。

经上海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党总支组织、召集,上海市文保中心相关领导培训,来自我校不同学院的63名研究生志愿者奔赴全市不同区县的文化遗产点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其中包括文学院研究生30人,美术学院、外语学院等其他学院研究生33人。志愿者同学们三人为一组负责一处遗产点,负责维护现场秩序,讲解建筑历史。同时,他们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培训知识,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活动当日,志愿者们早早就来到了自己所负责的服务点,以整齐的装容和抖擞的精神面貌迎接参观者。对于志愿者们来说,这既是一个志愿服务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些当地人对当地的历史风俗非常熟悉,也让志愿者们受益匪浅。据悉,宝山区境内就有高境庙纪念村牌坊、侵华日军小川沙登陆处、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罗店红十字纪念碑和无名英雄纪念墓遗址等五处文化遗产点。

     在侵华日军小川沙登陆处,来到这里的市民与志愿者就一同上了一堂日本侵华的历史课。民国二十八年(1937"·一三"淞沪会战爆发,823日凌晨,侵华日军以一旅团之众于宝山小川沙登陆。沿途烧杀、淫掠,仅在罗泾范围内惨杀无辜群众就达2244人,烧毁房屋10908间,当地群众称"8.23"这一天为"总忌日"1985年,宝山县人民政府立"侵华日军小川沙登陆处"纪念碑。后经修缮,于201444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今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当志愿者向市民讲解这些历史事件时,很多市民义愤填膺,纷纷表示每一个国人都不能忘记日本侵华的罪恶行径。今天参观这些历史遗迹,就是为了铭记历史,追求和平。参加活动的文学院志愿者黎建军说,在讲解之余,一些当地的群众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还向他们讲述了一些历史事件的具体细节,而这些细节都是上一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口口相传而保留下来的。

参与此次志愿者活动,上大的研究生们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收获颇丰。志愿者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既认识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同时也将这份认识传递给了广大群众,实属一举两得。一直以来,上大学子一直致力于社会公益活动,其中包括了偏远地区的支教、帮助残障人士社会化就业以及到各大博物馆担当志愿者等等。我们还能在上海各项重大活动中看到上大学子的身影,而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志愿者们对人生与求学都有了更为丰富的认识。

                                                                              张胜  朱军

上一条:文学院研究生团总支召开阳光之家暑期实践准备会议

下一条: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为上大学子作电影节研究讲座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