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不忘历史,担当责任——记《抗战纪念与90后的使命》专题讲座

创建时间:  2015/09/01  董芳源   浏览次数:   返回

2015830日下午3时,在社会科学学院20152016学年秋季学期首日教育活动中,社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陶倩给大家带来了题为《抗战纪念与90后的使命》的专题讲座,让同学们对中国抗战的基本认识、中日关系的基本方针、我国外交的立体布局以及90后大学生的神圣使命等有了充分的认识。

专题讲座一开始,陶倩教授用问题解析式教学方法,启发大家积极思考,鼓励大家提出关于抗日战争、抗战纪念日的问题,引导大家要有问题意识,全球视野,积极地关心国家大事,承担责任。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胜利

在《抗战纪念与90后的使命》专题讲座中,陶倩教授用向我们介绍了14年抗战与8年抗战的关系、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中国抗战对世界抗战的意义。陶倩教授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14年抗战是一个整体。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伟大胜利,我们要了解局部抗战与全国抗战的关系。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明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巨大牺牲,作出重大历史贡献。陶倩教授还用时间轴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由来,这不仅夯实同学们对中国抗战的基本认识,而且增强了同学们维护民族尊严、树立民族自信的意识。

以自强处理中日关系

在同学们充分了解了中国抗战的基本知识过后,陶倩教授启发同学们思考中日关系的处理问题。陶倩教授例举了一系列学生困惑的问题,例如为何日本不肯谢罪甚至其政要多不承认侵略?为何中国要放弃对日本要求赔款?钓鱼岛争端加剧后,为什么"战败国"敢占"战神国"之地?等等。陶倩教授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用分析的方法指出这些问题追根究底在于战争责任未得到彻底清算,中国以前实力太弱,而日本向来有着崇强凌弱的传统。所以,我们要学会以自强处理中日关系。只有中国越发展,越强大,才能真正获得它的尊重。

90后大学生肩负神圣使命

"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责任。""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陶倩教授在引用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之时,告诫我们作为90后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更应该清楚自己的责任。首先,90后大学生要摒弃狭隘民族主义,比如封闭意识或民族分裂、民族沙文主义,或偏激的民族情绪、极端民族主义。我们要倡导理性民族主义,要有民族气节、民族感情即爱国主义,要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其次,我们要立足实际作贡献。我们不仅要加强对日本舆情的研究,以及认清两种不同的责任认识:即日本人从自己遭受战争伤害的被害者立场对战争责任进行研究以及日本作为战争"加害国"的责任,还要务实实干。要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真正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做出实事来。

 短短四十分钟的讲座很快就结束了,但是陶倩教授向我们展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的抗战精神,我们牢记在心。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们更要脚踏实地、不忘战争、树立民族自尊心、凝聚民族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社科学院2014级研究生会   叶忞

上一条:社科学院201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新生入学教育顺利召开

下一条:上大“数字媒体创意工程”研究生暑期学校成功举办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