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文院研究生第二届读书会“民国学术被超越了么”成功举办

创建时间:  2015/12/02  赖文盼   浏览次数:   返回

1130日晚,由上海大学文学院、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上海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泮池言学读书会"民国学术被超越了么"在宝山校区A602会议室成功举办。

本次读书会由文学院研究生会的丁乙、朱涛发起并由丁乙担任主持。其主题缘起于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被高估的民国学术》一文,其以为"如果在中国内部进行阶段性比较,则除了个别杰出人物外,(民国)总体上远没有超越清朝。而今天的总体学术水平,已经大大超越了民国时期"。此观点成为了此次"民国学术被超越了么"读书会举办的契机,来自文学院、经济学院、社会学院、材料学院、影视学院等三十名多硕、博士研究生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共同碰撞思维火花,交锋学科观点。

葛剑雄之说无疑是对当前固有文化思维的挑战。读书会现场,有的同学虽未明言,但仍可看出其对民国学者究竟是服膺的。博士研究生任润鑫同学带来了主题发言《烽火中的坚守——民国学人朱希祖》,以朱氏日记为索,详细介绍史学大家朱希祖在忧患中罹世,在乱离中治学的铮铮气骨。亦有同学提及对历史怀有"温情与敬意"的钱穆以及谈到民国大师逃不开的王国维、陈寅恪、胡适诸人,回顾其开创之功,细思其治学心力,高山景行之情仍是抑而难止。

葛剑雄之论断亦不是无源之水,延续其"学术不是人品,也不是思想"的角度,叶亦帆同学指出,若从技术层面看,现代田野考古确是较古代金石之学向前跨越了一大步,而今日将诸如遥感、GIS等科学技术运用于考古工作中,较单纯的田野考古来说,无疑又是一次跨越式的发展。新材料的出现,如二里头遗址证实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在内容上,较民国学术的成果来说,确是如葛剑雄所论——民国学术被超越了。

朱涛同学则肯定了葛剑雄所言"一些人对民国学术的评价、对民国学人的颂扬是出于一种逆反心态。是以此来显现、批判今天学术界的乱象,表达他们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学术垃圾、学术泡沫、学术腐败的不满,对某些混迹学林的无术、无良、无耻人物的蔑视"。这些历史系的同学们用其专业知识说明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黑暗,对如今为人所怀念的"民国"进行了重新思考。

当然不少同学仍是持较为审慎的态度。如冯清华同学认为应当回到历史语境中去思考中国历史,将绩业放至境况中分析,此时如从前一般正确。

在此次读书会上,各位同学们从容有据,从教育、技术、思想等几方面,结合自身专业实感,对"民国学术被超越了么"这一论题各抒己见。在长达三个小时的讨论中,旁征博引,且不拘泥于故书,对新近出版的回忆录、书信、日记等书籍关注颇多。更有传播学的同学用其新闻审查、媒介审判等专业知识探讨了著作的禁与流等边缘问题。

数轮观点抛出,几番机锋交错。本次读书活动在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中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活动结束后,主办方更向积极参与的同学赠送了乔治·奥威尔的散文集以资鼓励,望今后有更多同学参与其中,也望读书会这样的活动得以不断承继下去。

文学院  李娇

上一条:“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孙晋良院士报告成功举办

下一条:韩东育莅临上海大学文学院做主题演讲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