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李泉教授来我院作报告:汉语教学信念与教师发展取向

创建时间:  2015/12/13  赖文盼   浏览次数:   返回

1210日上午9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李泉教授来到上海大学校本部A602教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带来了一场题为"汉语教学信念与教师发展取向"的精彩报告。报告由上海大学文学院薛才德教授主持。文学院王淑华、沈益洪、凌锋、张萍老师以及2015级汉教硕士四十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李教授结合教学实践,解析了教学信念的重要性,并明确了汉语教师发展的取向。

首先,李泉教授围绕教学信念的基本内涵、教学信念在教学中的作用与表现、教学信念对教师专业发展信念取向的决定作用、教学信念的决策作用与教学信念的特点、教学信念是教师知识体系中的核心知识、核心信念与教师专业发展等几个方面阐释了教学信念的具体内涵。作为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教学信念对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它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这也让我们对自己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以及"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有了更明确的认知和自主发展的意识。

李教授不仅从理论的角度讲了教学信念的重要性,也结合自身经历和经验给我们讲了很多生动有趣的例示,比如如何灵活地开发使用教材,如何"潜伏"在外国学生中跟他们"斗智斗勇",如何应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如何将语言知识教学和语言事实教学联系起来,如何让学生觉得汉语其实并不难学等。李教授多次强调"绝对不要高估学生的汉语水平,绝对不要低估学生的智力水平"这一观点,同时,教师更不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要想在课堂上运筹帷幄,就必须在备课上花大工夫,备知识、备语言、备例子、备学生,让自己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而最根本的是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

讲座最后,李泉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对于学生的提问,李教授都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做出了解释,并以"如果你想做这个工作,就要花大工夫,这个工作既好玩也不好玩,要好好备课"结束了讲话。李教授幽默睿智的话语、深刻独到的见解使得整场报告精彩纷呈,引人入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们更是意犹未尽,收获极多,不仅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有了更大的动力和信念,对如何从事汉语教学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最后,讲座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李泉教授也同在场师生亲切合影留念。

李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语言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语法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学术专著、论文颇丰。他曾获得过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全国优秀对外汉语教学奖、全国优秀对外汉语教师奖。长期兼任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世界汉语教学》编委,也是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文学院  张晓芬

上一条:2015年上海大学“汉字听写大赛”完美收官

下一条:许纪霖教授来文学院作主题学术报告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