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学霸练成记:因责任不断成长,因分享常感快乐——访生命科学学院13级硕士研究生吕俊

创建时间:  2015/12/25  翟丹晖   浏览次数:   返回

人物简介:吕俊,男,贵州贵阳人,19891月生。20139月进入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在科研期间,他积极思考,刻苦钻研,严格要求自己,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一区一篇,二区两篇,影响因子总共达到15.224,获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以及国家学业一等奖学金。

热情——对待师兄师姐热情友善,对待师弟师妹从不吝啬,分享所有;

勤奋——对待科研一丝不苟;

思想活跃——对待工作认真,积极。

这就是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3级硕士研究生吕俊。

 

经历了一次落榜,他坚信付出总会有收获。一年的努力并没有白费,20135月,顺利拿到上海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意味着考研梦终于实现。带着对科研的执着与热情,来到了美丽的上海大学。

科研道路艰辛坎坷

研究生生活充满了惊奇和挑战。经过近一年专业课学习后,他终于开启了科研探索之旅。在老师和师姐耐心的引领和指导下,很快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但是科研道路却是艰辛坎坷的,第一实验课题过程中,无论多么的仔细谨慎,总没有得到预想的实验结果。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科研亦是如此。第一实验失败后,他并没有气馁,在总结了失败的经验后,又提出了自己的第二个研究课题。

"Idea在理论上看似轻松顺利,而在实践中往往曲折坎坷",这便是开始实验后他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因为在实验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一个微小的细节,一个错误的操作,甚至是一个负面的情绪都有可能影响整个实验。经过不断地思考摸索,最终成功完成自己的第一个实验,并在《Analyst》上发表了第一篇SCI论文。随后,又发表两篇SCI论文,影响因子总共达到15.224。他说:"对我而言,每一篇论文的发表并不仅仅是对自己科研能力的一种肯定,更重要的是它是自己不断成长的一种标志、一种象征。"

学生工作认真负责

科研固然重要,学生工作也同样重要。20142015年期间,他担任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会宣传部部长。任职期间,曾参与策划四院联合举办的"文理齐飞,研途相随"迎新晚会以及生命学院"第六届我爱记歌词"大赛,活动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此外,还负责学院各项活动新闻稿件的撰写(约47篇),海报和展板的设计制作(约15张),以及学生会其他各部门的沟通工作。

他说:"一年的学生会工作不仅让自己认识了很多的师弟师妹,更重要的是也让我学会了很多技能。"

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科研方面,他很优秀,科研之外的他,也并非书呆子。课外生活中,他积极热情。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几乎都报名参加。此外,他敢于冒险,热爱运动,兴趣爱好也极其广泛,其中书法和篮球更是一直坚持不懈的两个爱好,他认为,书法可以表达一个人的内涵素养,篮球可以展现一个人的运动魅力。

两年多的时光匆匆而过,上大生科院为他提供了挥洒青春的舞台,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因为责任不断成长,因为分享时感快乐。祝愿他在以后的生活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生命学院研究生吕俊 曾晴

附发表SCI论文材料:

1. Jun Lv, Xiaonan Wang, Yuanyuan Zhang, Defeng Li, Juan Zhang, Lizhou Sun. Adsorption between TC-stabilized AuNPs and phosphate group: Application for PTP1B activity assay. Analyst. 2015, 140, 8017-8022. (二区4.107)

2. Juan Zhang, Jun Lv, Xiaonan Wang, Defeng Li, Zhaoxia Wang, Genxi Li. Integration of chemoselective ligation with enzyme specific catalysis: Saccharic colorimetric analysis by using aminooxy/hydrazine-functionalized gold nanoparticles. Nano Research, 2015, 8, 3853-3863. (一区7.010)

3. Juan Zhang, Jun Lv, Xiaonan Wang, Defeng Li, Zhaoxia Wang, Genxi Li. A Simple and visible colorimetric method through Zr(4+)-phosphate coordination for the assay of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 and screening of its inhibitors. Analyst, 2015, 140, 5716-5723. (二区4.107)

4. Juan Zhang, Ying Liu, Jun Lv, Genxi Li. A Colorimetric method for α-glucosidase activity assay and its inhibitor screening based on aggrega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 induced by specific recognition between phenylenediboronic acid and 4-aminophenyl-α-D-glucopyranoside. Nano Research, 2014, 8, 920-930. (一区7.010)

5. Juan Zhang, Ying Liu, Jun Lv, Ya Cao, Genxi Li. Dipeptidyl peptidase-IV activity assay and inhibitor screening using a gold nanoparticle-modified gold electrode with an immobilized enzyme substrate. Microchimica Acta, 2014, 182, 281-288. (三区3.714)

6. Yangyang Chen, Ying Liu, Chen Chen, Jun Lv, Juan Zhang, Genxi Li. An electrochemical method to assay the activity of NAD(P)H: Quinone oxidoreductase 1.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2015, 216, 343-348. (二区4.097)

上一条:材料学院学生骨干培训班第四场顺利举行

下一条:图情档系成功举办首届汉字文化大赛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