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1日下午四点,我系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通信学院204室组织了主题为"档案工作实践创新与发展"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图情档系主任金波教授主持,由安徽省档案局(馆)长崔海燕研究馆员主讲,图情档系的老师和研究生同学们参加了此次讲座。
崔海燕局馆长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切身体验,为同学们就"档案工作实践创新与发展"作了详细报告。首先,崔海燕局馆长讲述了档案馆该如何创新档案工作。她以自身的档案征集工作经历为例,指出当前档案工作的创新在于档案馆要有敏感性,尽职尽责,努力收集其他机构所没有的档案,收集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档案,突出自身的档案馆藏特色。随后,她就目前中国的档案事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的档案事业发展与世界基本是同步的,但是在电子文件管理方面,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电子文件直接归档,我国与其还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崔局长指出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只是基础,档案数据才是核心,纸质档案终将成为历史档案,数字档案馆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当前在发展档案事业的过程中最缺的是人才,加强教育最为关键。接着,崔局长解析了档案馆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之道。认为档案馆首先要有逆向思维,不能按部就班。而且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实现跨界融合,既掌握档案专业知识,又精通网络编程等现代技术。并且指出档案部门要向社会大力倡导建立家庭档案,"让今天成为明天奇迹的开始"。其次,档案馆要追踪最新技术,顺势而为,大力开展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崔局长还指出目前电子文件要解决的三个问题:第一是电子文件的失真问题。由于电子文件易更改,导致真实性难以保证;第二是电子文件数据量过大,开发利用也是重大问题;第三是社会公众利用档案信息的反馈难的问题。报告结束后,崔局长与到场的师生们展开了积极的互动,对同学的提问作了详细的解答。
在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报告中,崔局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细致地讲解了档案工作创新和发展之道,为同学们带来了档案实践工作领域的一阵清风,使大家受益良多。
图情档系 晏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