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经院史录——“经世济民”学者录之沈瑶

创建时间:  2017/07/23  高瞻   浏览次数:   返回

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多交流——沈瑶

沈瑶老师,1982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法国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士学位;19907月毕业于中央党校理论部政治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12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学专业,19976月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57月进入上海大学工作,现为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

文学到经济学,漫漫跨专业的求学路,学者的选择也总有相似,明知艰辛,却也无悔,钱校长说过"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沈老师也是将个人兴趣成为追求真知的动力,将国家的需要成为自己努力的方向;教书育人,时刻以学生为本,致力于培养经济学院学子"自强不息,经世济民"的广阔胸怀。

国需为事业,兴趣出学问

在沈老师的眼里,祖国的需要就是自己的事业,对学问的追求源于自己的喜欢。

文学学士成为经济学教授的"转机"。沈老师曾在厦门大学攻读法国语言文学专业,但是,在8485年的时候,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中央发布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式开始。整体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着学科的发展,正因为响应国家的趋势和青睐经济学的蓬勃活力,后来沈老师就毅然转去攻读经济学了。时至今日,沈老师依然觉得这个选择很正确,仍旧在经济学这个领域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攻读经济学专业时,沈老师对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都会尽可能地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同别人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写下来。比如说,沈老师有一本译著《倾销》,实际上第一次在2003年就出版单行本了,但是这本书当时在国内就是找不到原版的。就因为沈老师觉得这本书写得很有意思,后来就想办法请朋友从国外帮忙找来,把它翻译成了中文,2012年的整个夏天到秋天,沈老师对照原文和先前的译文,又逐句逐段地进行修改,后来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沈老师说,这个算是这些年做的一件自己想做、愿意且喜欢做的一件事情。

为人师者亦为工匠

沈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一切可用的资源,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本科生培养方面,沈老师除了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之外,还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素养、知识技能、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比如在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计算机技能的掌握,外语运用能力等等方面。为了让本科毕业生掌握走向社会的看家本领,沈老师可谓是废寝忘食。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沈老师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水平,邀请国内外的名师来进行讲课,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沈老师的学生杨博宇曾经说过:"沈老师不仅具有孜孜不倦的专业精神,而且对我们有着春风化雨般的关爱,每次在开组会的时候,沈老师都会从宝山赶到嘉定,而不是要自己的学生去宝山。"

另一方面,沈老师积极培养和引进优秀高层次人才,完善目前的管理体系。为建设一流的商学院或者商科而不断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邀请唐勇老师来讲解中国资本市场基本发展历程与发展方向,让更多的本科生、研究生接触到优秀人才。

上大学子当自强

"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多交流"是沈老师对上大人的寄语。而且他希望这种读书不要只是因为课程、成绩的压力,应该是出于真心喜欢和让自己成才的需要去读书、去思考、去写作、去交流。"沈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少一点功利性,多让自己丰富一点、能力更强一点,走出上海大学的时候能够不亚于牌子更亮的学校的学生。我们上海大学有不少这样的同学,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在出去找工作面试时,表现一点不比复旦、交大的学生差。"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回家系列之优秀人士访谈,将会继续前行。

 

上一条:宝山区顾村镇“爱心暑托班”志愿者服务活动顺利开展

下一条:宝山区顾村镇“爱心暑托班”志愿者服务活动顺利开展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