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讨中国卫星城建设的历史与现状,为今天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经验和思考,上海大学历史系举办的"城镇化道路与上海卫星城"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5月30日在A602召开。这是国内首次以卫星城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上海各研究单位、高校的近40位领导、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徐建刚、上海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董丽敏、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勇安出席本次研讨会并致辞。徐建刚主任在致辞中指出,忻平教授主持的卫星城研究,是个非常准的题目,选定的路径也非常对,卫星城的研究必将有助于深化对上海当代史的研究。董丽敏教授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我校人文社科的发展状况,并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我校人文社科发展给予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张勇安教授则介绍了文学院的学科设置、近几年的取得的成绩,并希望专家学者一如既往的支持文学院的发展,为文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
在主题报告和分组讨论阶段,华东师范大学宁越敏教授从卫星城的规划、到"一城九镇"、再到"1966"四级城镇体系的发展脉络进行探讨,并阐述了新城对于疏散大城市人口和产业的重要意义。上海行政学院黄文忠教授,作为最早研究上海卫星城的学者之一,从"发展卫星城市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城建设需要现代交通工具相匹配"、"卫星城建设需要有更高的文化品位"、"卫星城建设需要淡化所有制"等方面对卫星城如何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上海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包树芳则对五十年代上海卫星城战略形成进行考察,详细阐述了卫星城决策的产生及影响决策的因素等等。83岁高龄的原上海汽轮机厂劳资科科长顾荣庆,作为卫星城建设的经历者,同样出现本次研讨会,回忆了自己参与6000W汽轮机的经历,呈现了热火朝天的卫星城建设岁月。
除此,还有来自上海市委党史办、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档案馆等等单位的学者,聚焦上海卫星城规划及建设,从历史、社会、文化的角度多方面探讨,就卫星城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见解。
文学院党委书记竺剑主持闭幕式。竺剑书记对于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各位专家学者感谢上海大学文学院提供这个互动的平台,回顾卫星城的历史,展望上海新城建设的未来。专家学者同时建议,对于卫星城的研究要做到全面、有高度,能够立足当下新型城镇化,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借鉴,如有条件应再召开国际性的卫星城研究会议。此次研讨会在热烈的讨论中落下帷幕,各位专家学者的建议,为上海大学历史系卫星城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赵凤欣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