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1月14日下午2点,美术学院研究生二年级的刘伟在美院418室举办了题为《菊花与中国文人画》的"泮池言学"研究生学术讲座。此讲座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研究生院、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会承办。
刘伟同学对画菊花颇为擅长,正值上海大学菊花节期间,他创作了一幅精美的菊花佳作赠予了学校,并且专门为我们美院的同学奉上了有关于菊花与中国文人画的精彩讲座。刘伟同学首先为我们介绍了菊花的特性以及菊花与中国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之间密切的关系。菊花"春植秋登",生于山野篱落,可食、可饮、可药,被称为"神仙食";其应秋节"容平"之道,具有极大的养生借鉴价值。其"领袖秋风"的淡然姿态与"文人士大夫"的精神意向融为一体,菊花被赋予"君子"之人格被欣赏、歌咏、描摹、被赋予更多而且更加具体的精神内涵。使我们对菊花多了一份欣赏与敬意。然后他又从儒道两家阐述了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被人格化的过程。历朝历代的文人们都留下了咏菊的美句。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钟会,"早植晚登,君子德也"。于谦,"杖履逍遥五柳旁,一辞独擅晋文章。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刘伟还为我们介绍了菊花是如何进入到中国的绘画作品中的,为我们了展示了一些名家的成名作品。讲座的最后刘伟为同学们现场作画,给同学们讲解了相关的画国画的技巧,现场的同学也积极的与他进行交流讨论。
通过这场讲座,相信同学们对菊花,对菊花与中国文人画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理解。
美术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孙立振/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