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机自学院“四维”联动之青霖学社微团队第一期讨论会顺利召开

创建时间:  2017/06/28  费琼   浏览次数:   返回

2017620日,机自学院机自系,精机系,自动化系,快速制造中心四个系的部分博士和硕士在电机楼会议室参加了我院"四维"联动之青霖学社微团队的第一期讨论会。此团队是学院构为建以博士牵头,研究生为主力,本科生为后备军的跨学科科研平台的首次实地实践讨论会,旨在将我院存在交叉学科内容的同学一起联合起来,集思广益,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科研学习形成系统的管理和交流平台。
会议持续一个半小时,由自动化系杨明锦博士和机自系研究生陈超共同主持。主持人首先宣布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流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作为我校科研强院之一,具有建立"四维"联动的固有基础和天然优势。我院拥有机自系(包括机制和机设)、精机系、自动化系、快速制造中心四个维度的人才。"四维"联动——跨学科微团队的建立,是计划以现有平台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联合校内科研院所、相关导师以及校外企业建立机自学院的"四维"联动,从学院层面给与学生多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并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努力找到适合学生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在这个平台中,大家既可以对平时遇到的科研问题共同讨论,也可以就他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帮助,在收获知识碰撞的火花时,也能为其他人的科研道路增砖添瓦。"青霖学社"中的"青"代表我院奋发有抱负的学术青年,"霖"即为"甘霖"的意思,寓意我们这些有为青年为身边的同学及我院科研平台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与会博士热情发言,对这一平台的建立表示强力的支持,其中,有博士提议在今后的微团队进行科研内容交流的时候,可以由组织者事先定好本次讨论的主题,并且能够融合四个系的特点,以有共性的话题作为研究主题,以便不同专业领域的同学都能够发散思维,畅所欲言。还有博士表示对这一平台的期待,要想又快又好的做出科研成绩,必须要有优秀的团队和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一起集中所有人的思路,共同出谋划策,为青霖学社的发展添砖加瓦。
此外,在座的博士们就进行了数学在科研中应用的大讨论,主要剖析了数学在各个科研领域中的特点和难点。会议由精机系和自动化系博士生合作解决的数学问题作为引子,介绍了合作的问题和解决过程,分享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得。精机系肖博士详细介绍了他在进行机械碰撞和检测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数学知识,如何将工程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经过建模、推导、编程、调节参数、求解最优解,经过大量日复一日的艰辛研究,得到了很多收获,也更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对于如何更高效学习与使用数学工具有独到的体会。然后大家针对各自科研方向中的数学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讨论,分享了数学学习技巧、仿真工具新功能、新理论与新算法。最后,自动化系博士生针对数学难题的有效解决交流了他们合作的经验,列举了许多合作后成效显著的例子,提出合作共赢是科研的有益高效途径,避免进入"闭门造车"的误区,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一致认为不同专业的博士生之间需要进行积极的交流与广泛的合作,并倡导建立制度化层面的交流合作平台。
为了以后更加有组织有序的进行微团队的科研交流活动,大家一起推选了学院四个系的负责人,主要负责对参加活动同学所提出的科研问题进行筛选,以便活动能有质量较高的讨论主题,切实做到严谨又热烈的科研学术交流活动。
会议最后,学社主席杨明锦博士总结发言,感谢在座的博士和硕士能够前来参加会议,也希望以后我们的"四维"联动之青霖学社科研微团队能够越办越好,争取从一个小的团队不断发展壮大,切实为学院的科研工作以及身边同学的学术道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机自学院党总支宣传委员王乐

上一条:2017年第5期研究生学术报告顺利举行

下一条:2017年第5期研究生学术报告顺利举行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