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外国语学院泮池言学系列讲坛(一)之“语言文化与世界文明”

创建时间:  2017/10/18  鲍倩   浏览次数:   返回

1013日下午13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导师向明友教授应邀做客外国语学院系列讲坛"语言文化与世界文明"(第一讲),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做了题为"言语行为理论评注"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邓志勇教授主持,外语学院教师、研究生及学校感兴趣的师生共同聆听本次讲座。

向教授从探究目的、言语行为理论的起源及纷争、对施为行为的再分类、为取效行为加注等四个方面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析。向教授首先回顾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创立和前人对它的研究,提出了两个问题,即"倍受青睐的施事行为是否尚存讨论空间"和"倍受冷落的取效行为是否还有关注价值"。随后,向教授梳理了言语行为理论的源起和纷争,指出AustinSearle为言语行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们对言语行为的分类过于复杂和繁琐;虽然言语行为理论后期经过了GriceBach&HarnishCohen and PerraultVendler等语言学家的不断改进,但总体而言都未超越AustinSearle提出的模式。接下来,根据Halliday的观念,即在纷繁多样的言语交际过程中,语言只完成了两个基本任务:给予(offer)和求取(demand),向教授把日常言语行为分成"求取式言语行为"、"主动给予式言语行为"和"回应给予式言语行为"。最后,向教授为取效行为加注,认为言语行为具有"承载功能"和"调节功能",并提出了言语的效用(utility)和效果(effect)以及言语生效准则。

向教授对言语行为理论的评注不仅深入、精辟,同时还提出了新的见解,让我们对言语行为理论有了全新的认识。整个讲座气氛非常活跃,向教授用大量生动、活泼的例子来阐述他的观念,他语言十分幽默、生动,不时地赢得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上一条:外国语学院泮池言学系列讲坛(二)之“中日关系的既往,未来和现实”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泮池言学系列讲坛(二)之“中日关系的既往,未来和现实”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