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我们合唱的那些日子

创建时间:  2010/05/06  徐玲丽   浏览次数:   返回

下面要讲的故事,发生在330日到426日之间,故事的主题是"第八届研究生合唱比赛",故事的核心词汇是"成长",故事的演绎者是一个群体——来自我系与公共管理系的34位研究生同学,他们用坚持和热情为这个故事谱写了一个完美结局。同时,这个温馨的故事也将见证他们的成长,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难忘记忆。
过程有泪有笑热情从不消退
故事开端于330日下午两点,我系09级全体研究生和公管系部分研究生齐聚艺术中心音乐教室,进行第一次彩排。彩排之初,大家的情绪并不高涨,很多同学对于自己的歌唱水平缺乏自信,的确,让从没有受过专业培训,连五线谱都认知困难的同学在短短的一个月里掌握基本的发声技巧并熟练地运用到歌曲里,继而合作出动听的和音,着实不是易事。为此,系里专门聘请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高材生陈越担任指导老师。陈越是个很有亲和力很有才华很有热情的老师,她鼓励大家大胆的唱出来,开发出自身的音乐潜能。在她专业的启发下,同学逐渐放下羞涩和胆怯,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随后,老师根据每个人的音域特色,将大家分成高中低三个音部,一支初具规模的合唱队就此组成。
声部确定下来了,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同学们没有歌唱基础,唱出的曲调干涩没有韵律,音准音高问题百出,排练时间又紧张,怎么办?同学们主动要求增加排练次数,各声部跟随组长单独训练,遇到问题再请教老师。从此,一到排练时间,音乐教室内外都会回荡起此起彼伏的歌声,从最初的断断续续、到初具旋律,再到朗朗上口,同学们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牺牲课余时间,推掉周末消遣,上课以外的所有事情都要给排练让步,往往在太阳的余晖下走进艺术中心,直到月亮爬上树梢才能走出去,练的声音沙哑腿脚酸痛,体力消耗不亚于剧烈运动。累吗?肯定累。但每一个人都把苦累藏在心里,把热情溢于言表。甚至有人调侃说:"长了这么大,第一次发现自己还有歌唱天赋,以后要好好培养了。"
努力一点一滴的积累,进步一点一滴的展现,半个月过去了,低中高三部单独演唱已经没有问题,接下来就是整体合唱。这个环节是一个难点,要将歌曲浑然天成的演绎出来,既考验演唱技巧,又考验团队合作能力。陈老师再次发挥她高超的极具感染力的教学水平,从细节上把握每一个律动,节奏、音准、音高、特色展示,所有这些不为我们非专业人士熟识的名词在她的描绘中有了生命,同学们在与它们的交融中产生共鸣,找到了最佳状态。而钢琴伴奏老师的加盟,更是为我们的合唱插上了灵动的翅膀。直到临近比赛,我们终于可以自信的说:合唱比赛,我们准备好了!
自信而快乐共谱完美结局
426日晚,以"泮池涌清流,和声颂世博"为主题的第八届研究生歌咏比赛在宝山校区伟长楼隆重上演。我们的合唱队盛装出席,女生着红色晚礼服,男生穿白衬衫,在灯光的辉映下分外闪亮。上场之前,大家互相打气,不断重复着老师的嘱咐:"结果不重要,关键要展示我们合唱队的风采,要自信满满,要笑容甜美,要让观众看到我们发自内心的快乐,这才是音乐的真谛。"最终,带着一个月来的艰辛付出,带着系里老师同学的殷切希望,带着对音乐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合唱队优雅从容的走上台,将满腔的激情化为动听美妙的歌声,把《纳西篝火阿里里》和《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两首风情迥异的歌曲诠释的相当到位。当听到台下掌声雷动,当听到观众们在演唱氛围感召下发出的由衷笑声后,合唱队的同学们知道,这个历时一个月的故事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致谢
比赛成绩有目共睹,合唱队的成长要靠大家见证。首先要感谢指导老师陈越和钢伴老师郑奕琼,没有她们的无私奉献和忘我教导,同学们不可能走进音乐殿堂感知音乐魅力;其次要感谢朱宏涛老师和杨志勇老师,他们在百忙之中仍心系同学,时常送来水果和零食犒劳大家;再者要感谢研二的学姐们,她们抛下繁重的学业给队员们化妆做后勤。所有这些人的无悔付出,成就了图情档系与公管系合唱队的成功。所以,你我他都是以上这个故事的主角。
                                 图情档系研究生(直属)党支部
图情档系研究生会 王斐
王斐                                                

上一条:材料学院荣获第八届研究生歌咏比赛三等奖后记

下一条:材料学院荣获第八届研究生歌咏比赛三等奖后记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