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0月24日下午3点,美术学院研究生孙志浩同学在美术学院432室举办了题为《玻璃语言的踪迹》的"泮池言学"研究生学术讲座。此讲座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研究生院、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会承办。
孙志浩同学本科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本科四年对玻璃的学习再加上研究生期间他对玻璃语言的不断探索,使他对玻璃这种材质有了全面和系统的了解。孙志浩同学首先简单给我们讲解了玻璃艺术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几位国际著名的玻璃艺术家及作品赏析。从这些精美的作品中,我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玻璃艺术的无限魅力,每一件作品都凝结着作者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接下来,孙志浩同学举例说明了玻璃在我们公共空间与科技中的应用,总结下来,就是多以平面化造型,纯净的色彩渲染,并借助透明与折射等特性来营造虚幻的空间感和节奏感,同时借助不同环境的具体情况,以此与环境和谐共存,并赋予趣味性。在当代手工艺中,玻璃艺术的客观条件限定被进一步松绑,展现给我们的更多的是艺术家们精神层面的认知。作品也往往伴随着艺术家的个人色彩,也使得玻璃艺术在全世界的踪迹变得多样。
讲座的最后,孙志浩同学为我们播放了一个关于玻璃在未来生活中的运用,在短片中,我们可以使用透明的玻璃智能手机,居住在可以变色的房屋中......通过短片,我们充分展望未来的生活中玻璃的运用可以越来越宽广。
研究生会学术部---金巧虹 花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