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社科论坛第一八零讲:道德何以可能——从古今道德内涵的变化看道德的现代性

创建时间:  2017/04/07  赵荣锋   浏览次数:   返回

2017年3月28日9点30分,社科论坛第180讲在宝山校区B301教室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哲学研究》编审罗传芳教授为大家带来主题为"道德何以可能——从古今道德内涵的变化看道德的现代性"的学术讲座,哲学系主任宁莉娜出席与社科学部部分师生公同聆听此次讲座。讲座由宁莉娜主持。
    首先,罗教授分别就"道德是如何发生的"、"道德的本质"、"道德和伦理的关系"三个问题向大家进行了阐述,她认为:"人类具有合作共生的愿望和要求,公共性、交互性、群体责任是道德产生的根源,也是道德发生存在的理由,道德本质上是一种共同体意识,是建立在自我意识之上所做出的自认为正确的判断",紧接着,罗教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道德内涵的古今变化以及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问题,她指出:"中国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传统道德只有通过现代转型才能促进当代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
讲座之后,罗教授与在场的师生针对"道德现代化"等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宁莉娜对此次讲座的顺利开展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指出道德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在现阶段,我们必须要促进传统道德的现代性转化。此次讲座极具意义,通过罗教授的讲解,使同学们对道德与伦理、道德的现代性意义等问题有了更细致的了解,更对道德在现代如何进行转化等问题有了自身的新思考。
 
                                              王昭泰
 

上一条:社科论坛第一百八十二讲: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

下一条:周伟驰研究员应邀来文学院做学术讲座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