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陈秉公教授受邀至社会科学学部讲学

创建时间:  2018/09/14  赵荣锋   浏览次数:   返回

     
2018年9月13日上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陈秉公教授受邀至社会科学学部做"学习习近平新时代重要教育论述 建设高校‘立德树人’创新体系"的主题讲座。此次讲座由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陶倩教授主持。
陈教授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重要教育论述引出高等学校"立德树人"创新体系。在陈教授看来,"立德树人"是习近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将"立德树人"确立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教育本质的科学概括和把握,也是实现高等教育本质和根本职能的理性复归。其次,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质是"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再次,"立德"与"树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立德树人"是完整统一的范畴,要"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一方面,"立德"是"树人"的根本和关键,如果不能"立德"或者"立德",就不能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树人"是"立德"的基础与条件。"立德树人"应当解释为,坚持以"立德"为核心和关键的"全面人格素质"建构,实质是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陈教授认为探索高校"立德树人"创新体系,要学习习近平重要教育论述,同时,也应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准备——系统的理论知识追问和建构。陈教授主要提出了"三个层次"的理论追问和建构:一是进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追问和建构。探索高校"立德树人"创新体系,首先应当追问"人是什么",掌握马克思主义"人的生命本体论"。陈教授用了30余年的时间来探索这个问题,初步有了大体的结论——人的生命本体是"结构与选择"。"结构"是指人格内在构成要素的有机组合及其组合方式,是人格系统中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和联系的组织形式。"选择"是指人格为了解决自身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对人格行为的挑选和决策,是能动的改造世界与改造自我的实践活动。一个人从婴幼儿开始,就处在"结构与选择"之中,直至他离开这个世界,从而决定了他一生的"起伏盛衰和命运"。大学生将来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那么今日高校应当建构怎样的"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格结构?这是高校首先要回答的"哲学——人学"问题。二是进行"主体人类学"追问和建构。陈教授创作的"人格结构选择"图型理论指出了人格形成的三级结构和八种力量,具体回答了一个"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应具有什么样的"人格结构与选择"问题。三是进行"教育学"追问与建构。陈教授通过阐述"五商论"和"四级国民人格论"把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化到培育"五商",即思想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反省超越力量、潜意识精神力量。陈教授认为"立德"就是"思想道德力量"符合"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标准,力量强大;"树人"就是树"思想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反省超越力量"和"潜意识精神力量"完整且均衡发展的人。
最后,陈教授还提出探索高校"立德树人"创新体系应主要探索和建构五个体系:一是高校"立德树人"目标和内容体系;二是高校"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通识课"课程体系;三是高校"立德树人"途径方法体系;四是高校"立德树人"人格测量、评价与咨询体系;五是高校"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及培训体系。
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结束,陈教授学识渊博,给同学们讲解了许多新观点、新理论,并且陈教授还结合许多具体的事例来讲解,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上一条:社会科学学部开展研究生新生安全教育讲座

下一条:理学院泮池言学(二十一)学术前沿之因果关系推断-各类回归模型及估计方法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