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晚,上海大学研究生第六届"正言杯"辩论赛第四轮第二场在法学院模拟法庭D123室隆重举行。本次比赛的辩题是"成大事是否要拘小节",作为正方的文学院一队所持观点是"做大事不拘小节",反方法学院一队则认为"做大事要拘小节"。
本次辩论比赛在辩论双方极具特色的自我介绍中拉开了帷幕。比赛第一环节是开篇立论。首先,文学院一队根据权威性的《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详细阐释"大事"和"小节"两个概念,进而解释"做大事不拘小节",此外,他们还从"排除杂念,激发创造力"、"摆脱束缚,展现自己"和"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三个方面来证明"成大事不拘小节"的重要性,而反方法学院一队也毫不示弱,从理论、价值倡导和现实等方面立论,继而以质问的方式向正方反击。
随后,双方进入攻辩环节。文学院同学在逻辑上不断地推进并强化自己的观点,以例证提问作为切入点,从"首相丘吉尔"谈到"伟人毛泽东"、从"诗人李白"谈到"书圣王羲之",强强相对,环环相扣,真可谓是"巧言晓之以理,妙语动之以情",犀利的问题直指对方心脏,并能够及时抓住对方的漏洞进行进一步地发问,强出色的逻辑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令在场的观众发出阵阵掌声。
在自由辩论环节中,双方更是争锋相对、步步紧逼,现场的气氛迅速升温,进入白热化阶段。文学院同学率先发问,除了继续顺着自己的思路和逻辑进行提问和论证以外,还提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使其上升到精神价值层面,认为做大事不拘小节的价值取向更高。虽然面对正方的强大攻势,法学院一队毫不示弱,从"哥伦比亚号事件"到"蝴蝶效应",从"仪表仪态"到"论文之标点"来反击,但是他们因把论点放在众多的事实上而稍稍逊色于文学院一队。
自由辩论后,比赛进入了总结陈词环节。正反双方清晰的思路和巧妙的陈词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双方辩手良好的风范、出色的口才、敏捷的思维令场下的所有观众为之折服,掌声不断。
双方辩论结束后,评委退场进行商讨、裁决胜负。在这微微的缓和之中,场内气氛变得较为轻松。片刻后,评委再次入座,评委会代表对本次辩论赛做了精彩的点评,他指出双方的优点与不足,并表示双方实力均衡,最后把时间交给主持大赛的主席。最终的比赛结果是文学院获胜,闯入本次辩论赛四强,而反方一辩摘得最佳辩手的称号。
文学院 王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