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促进各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加深高校研究生间的友谊,提高材料学院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材料学院研究生会特于12月2日在延长校区一教202举办此次学术节系列活动之高校论坛活动。本次论坛邀请了上交的倪昶,复旦的陈林豆,华理的周晓张及上大的郭远益等四位嘉宾。会上特邀了院党委书记朱明原老师和研究生专职委员金月球老师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朱明原书记致开幕辞并预祝本次创新论坛圆满成功。他指出,高校论坛应当启迪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而且要进一步拓宽了各高校间的学术交流层面。高校论坛犹如一面旗帜,引领我们不断开拓进取,要确信我们学术生涯中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并肩作战的战友。
紧接着是学术创新与学术氛围的讨论环节,四位嘉宾分别就自己的研究课题、心态、时间分配以及对创新的理解等分别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验。四位嘉宾都对研一同学提出建议,其中陈林豆同学建议大家:看文献要集中看,学习英文文献的结构,便于以后论文的发表。郭远益同学表示:尽量把所有东西往前赶,投稿要有"打不死"的精神。倪昶建议研一同学要重视课程学习,心里一定要清楚自己干什么。作为研一的周晓张同学则建议:一定要注重创新思维的拓展。就创新思维的理解上四位嘉宾得出同样结论:科研=90%积累+10%灵感,其中10%的灵感即创新。
之后是学术报告环节,首先登场的是上大的郭远益同学,研究生二年级的他,经历颇为丰富,论文的发表,永冠杯第二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研究生组三等奖,接待韩国留学生,参加国际会议等,这一切都证实了他充实的研究生生活。上交的倪昶以英文PPT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自己课题《Super-Elastia Phenomenon in Cobalt Nanowire Conduted by Twinning and Inverse Matensitic Transformation》,并建议大家以后写文章尽量用英文。复旦的陈林豆同学精心准备了两份PPT,她首先介绍了自己的课题组:复旦材料科学系腐蚀试验室,随后对自己的研究方向:焊接热循环对不锈钢点蚀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最后一位是华理的周晓张,他风趣幽默的报告让在座的各位耳目一新,他用自己对创新的独特见解规划着研究生生涯。
本次论坛持续近两个半小时,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期间现场互动气氛热烈。活动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论坛受益匪浅,期待下一期的高效创新论坛的新亮点。
此次高校创新论坛不仅拓展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也进一步加深了五高校间的学术交流,增进了高校间的友谊。相信我们上大材料学院的学子将继续秉承钱伟长校长"求实创新"谆谆教诲,努力开拓进取,在研究生生涯中积极探索,勇攀高峰!
材料学院研究生会 柳晓飞、武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