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晚上7点,校"学术华彩"研究生论坛之土木工程新进展系列讲座第二场讲座在延长校区仪表楼208报告厅如期举行。
和第一场讲座一样,本场讲座同样包含两场报告。第一场报告,土木系11级研究生王海堂同学首先播放了一段关于核能源给人们带来的喜与悲的视频,从而引出了她的主题《国内外核废料处置研究新进展》。她介绍说,现在国内外对于核废料的处置方法很多,"上天下地"都被人类列入了考虑范围。她所研究的方法简言之就是"入地",具体是指将核废料包裹在铜管中,铜管封装高放废物和废燃料,使他们从环境中分离,这些长罐通常经过了特殊制作的,它耐腐蚀并且能够承受很大的机械负荷。然后用膨润土包裹在外围,膨润土吸水膨胀从而使地下水很难渗入到铜罐周围。同时膨润土有良好的吸附性,如果有核素从铜罐中泄露,也会被膨润土所吸收。之后,外层再用主岩包裹,主岩的作用是保护缓冲层和铜罐不受破坏,并且提供一个稳定的化学环境,它具有低导水率,防止地下水的渗入。最后将这个结构下沉到一定深度的地下,以确保在核衰变完成之前不会在发生泄漏。这种技术当前仍然处于研究阶段,经济效益可观,发展前景巨大。即将在甘肃兴建的核废料处理基地,用的就是这种技术。
第二场报告来自土木系11级研究生何平同学,他报告的主题是《风对桥梁的作用》。何平同学在本科阶段就钻研于桥梁结构,十分热衷桥梁方面的知识。当同学在桥梁结构方面有误解时,他通常都是毫无保留地指出来,并给同学认真地讲解其中的关系,知无不言。他的这次报告里分析了不同的桥梁结构受风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并通过两个短片让同学们很直观地看到了悬索桥受风荷载作用时破坏的全过程。他的讲解内容丰富,语言朴实,十分精彩。他的报告赢得了全体同学热烈的掌声。
两场报告结束后,在场的同学们就报告内容进行了提问与讨论,活跃的气氛中,同学们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和报告者以及其他同学一起探讨。就在这和谐而又热烈的气氛中,校"学术华彩"研究生论坛之土木工程新进展系列讲座第二场讲座顺利地落下了帷幕。
土木工程系研究生党总支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