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由上海大学研究生工团委和研究生联合会主办、文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第十届研究生学术节"学术华彩"研究生讲坛的第16场讲座——《中英诗人的对话》在上海大学新校区A602举办。英国著名诗人乔治·塞尔特斯、帕斯卡·裴提和中国著名诗人杨炼、肖开愚就诗歌创作进行了对话和语言转译实验,并对有关方言写作、旅行和离散经验、女性写作等问题与中文系师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中文系陈晓兰教授主持了本场讲座。
多语种、多元文化的背景,不断的越界旅行,跨文化的视野和思维以及对于世界文化的关注是四位诗人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到来,为上海大学的师生展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这不仅是中国诗人与英国诗人之间的对话,也是中文与英文的对照、互译与互释。此次活动也始终贯穿了对话的精神。首先,四位诗人分别朗诵了自己的诗歌代表作。另外,杨炼和肖开愚还分别朗诵了乔治·塞尔特斯和帕斯卡·裴提诗作的中译文。在诗人对话环节中,四位诗人就诗歌的形式、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的关系展开了精彩的对话;中文系的师生也就诗人的创作主题及诗歌的形式及本质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晚上,四位诗人因邀参加了中文系学生社团"震雅"诗社的活动,与诗社同学们穿插着朗诵了自己的诗作。此外,杨炼与肖开愚老师还就学生的诗歌作品给予了中肯的点评,并提出殷切的希望,使同学们备受鼓舞。
文学院 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