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两点半,文学院历史系在A602举办名为"学术网络与学术资源——以傅斯年为核心的观察"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历史系陈勇教授主持。来自台湾东吴大学历史学系的刘龙心教授为在场的硕士生、博士生们带来一场丰富的知识盛宴。
讲座开始,刘教授以傅斯年为例对学术网络和学术资源进行阐释。一是有意识地构建学术网络。傅斯年很早之前就想建立一个能够与西方汉学抗衡的学术机构,即后来他所主持建立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二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大力培养学生。由于当时史语所与北大等的关系很近,而且在国内史学界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使得很多学生都追随他们的标准进行学术研究,这最终导致了重视考据、推崇断代等学术风气主导了中国的历史研究。三是通过筹措经费、保护书籍等影响学界研究的路径。通过这些努力,傅斯年的学术理念得到传播。当时的学术研究出现了学院化、独立化、专业化的趋势,新的学术社群网络及现代史学学科纪律也已经形成。通过内在的学术理念和外在的制度形构的相互配合,深深影响了当时的史学研究。陈勇教授同刘龙心教授交流各自的意见看法,充分体现了对学术的认真、热忱。
讲座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师生互动,在场的硕士生、博士生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和两位教授进一步深入探讨。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郁,展现出勃勃地学术生机。讲座最终在众人的依依不舍中拉下帷幕。
文学院宣传部 邹文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