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下午1点,由上海大学研究生工作团委、研究生联合会主办,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上海大学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节"泮池言学"研究生讲坛之"紧随学术前沿,增进交流争鸣,促进科研创新"在环化楼301室顺利开讲。作为环化学院"泮池言学"论坛的第一讲,此次讲座邀请到了学院2010级及2011级四位学术成果突出的研究生:陈欣欣、黄河、刘欣杰和魏静同学,分别就关于如何搞研究、参加环境论坛及发表研究成果等方面与2012级研究生新生分享。
陈欣欣同学是美国化学学会"杰出青年学者奖"和上海大学校长奖学金获得者。他在研究生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分别从文献阅读、知识体系构筑和处理事务能力三个方面介绍了应该如何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合格的研究生。首先,他强调了培养英语能力和模仿文献中实验技术及文章写作技巧的重要性,随后,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了通过联想构筑知识体系的方法。他提出实验不仅仅是读书学习,而更是一种工作,必须认真对待,丝毫马虎不得,必须要培养自己认真严谨的办事能力。
紧接着,黄河和刘欣杰同学分别以自己的研究课题为例,为大家介绍了在具体做研究的时候应该如何开展,拓宽研究思路。黄河同学主要研究气相生长石墨烯,液相制备石墨烯及石墨烯量子点,并对制备的样品进行功能化。通过他的实验经历,提醒大家在做一个新课题时应首先进行背景调研,然后在其他人工作的基础上寻找突破点。刘欣杰同学介绍了"1,3-丁二烯代谢产物的毒性研究",她通过讲解自己实验成果取得的过程,为大家介绍了从了解课题研究目的到开展研究思路,进行实验,最后得到数据结果的过程,让刚接触到实际实验的广大研究生新生同学茅塞顿开。
随后,魏静同学作为"第七届全国环境研究生环境论坛二等奖"及"复旦大学博士生论坛优秀奖论文奖"的获得者,与大家分享了她的全国研究生环境论坛参赛经验。在简单介绍了环境论坛的历史背景之后,她为大家讲解了参加论坛的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展示了她参赛的一些照片。她指出很多同学缺乏自信,其实每个人都有潜力,应抓住机会,提升自身。
此次讲座主要针对2012级研究新生开设,他们刚开始接触实验,缺乏经验,没有系统的实验思路,通过此次讲座与师兄师姐深入交流之后,广大同学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明确了今后应该如何做研究,及如何做好研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得到很大启发。
环化学院研究生会 马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