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上午,文学院"泮池言学"系列讲座第六讲在校本部A602教室举行。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古伟瀛教授做了题为《孤诣抟成传世书——试论杜维运教授的历史思维》的学术报告。文学院陶飞亚教授做主持,刘义副教授、肖清和副教授等40多位师生听取了报告并参加讨论。整个报告气氛活跃,给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讲座开始后,古教授便开宗明义地说明了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讲杜维运教授的史学思维加以整理分析,就写作风格、史学方法及史学观的特色进行了介绍及讨论"。在第一部分对杜维运教授的写作风格的阐释中,古教授提到三点,一是引文多;二是文白夹杂,文笔优美;三是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立场。尤其谈到杜维运教授经过艰辛的求学路,后到英国剑桥大学后驳斥西方对中国史学与历史学家的怀疑和误解,维护中国史学尊严的历程。在报告的第二部分,古教授对杜的史学方法进行了剖析,指出杜一直坚持"中西史学汇通",不但吸收了刘知义、章学诚等中国传统史家的史学方法,在海外求学过程中也注意融合西方主流史学方法,力求达到中西汇通。随后的第三部分中,古教授进一步对杜的史学观进行了阐释。重点提到"问题意识"是杜治学的关键,也是史学成败的关键。古教授还提出中西史学各有特点,一定要坚持中国史学的特点,不必事事都跟在西方后边,希望在座的师生不断克服传统史学中的"缺疑",坚持求真之心。
在讲座的最后,陶飞亚教授对古教授的讲座做了高度评价,指出古教授的讲座发人深省,给了广大师生心灵的启迪,并阐述了"第三种历史"的深意,嘱咐师生们要通贯中西,不断创新。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杨雄威博士,研究生李彦谋等向古教授提出了史学危机,史学定位等问题,得到了古教授的精彩回答。最后,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文学院 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