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美术学院“泮池言学”第四讲: 《唐风胡韵——莫高窟第220窟舞蹈图与唐长安风气》

创建时间:  2014/11/14  史羚妍   浏览次数:   返回

11月7日下午2点半,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一流学科项目美术考古工作坊系列讲座之《唐风胡韵——莫高窟第220窟舞蹈图与唐长安风气》在美院432室成功举办。此次讲座由罗宏才教授主持,参加讲座的嘉宾有华东师范大学张朝阳教授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苏金成副教授。罗宏才教授简要介绍了沙教授近年来的学术成果以及此次讲座对美术史、佛教艺术和考古专业硕、博士生的重要意义。
沙教授首先从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人文、自然环境切入讲座,并引出了敦煌艺术研究的新趋势。讲座内容以莫高窟第220窟舞蹈图案与唐代社会文化风气以及胡汉文化交融发展为重点,主要包括了胡旋舞、第220窟舞蹈图案与长安唐墓壁画等胡旋舞图像、第220窟舞蹈图中的燃灯与长安上元日灯会、唐代夜间乐舞——以灯为中心的讨论以及第220窟维摩诘经变反映出的长安风气等内容。讲座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深入浅出的通过对第220窟图像的分析研究,得出与唐代社会文化风气的关系。也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以一窟而知唐初的历史点滴,并可窥见唐太宗贞观年间敦煌最活跃的一个政治和宗教群体,他们在对待神圣的佛教洞窟营建过程中,仍时刻关注长安的情怀,同时长安风气也构成了这个洞窟最具时代感的音符。 
沙武田教授的讲座使我们更加清晰认识到莫高窟第220窟在中国绘画艺术史、唐史研究、唐代的寺观画壁、中外文化交流史、唐代音乐舞蹈等相关学术领域的价值和意义。讲座临近结束时,参加讲座的硕、博士生踊跃提问,与沙教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沙教授扎实的学术基础与风趣的解答,赢得了在场师生的好评。讲座结束后,罗宏才教授通过自己的感受总结了沙武田教授的精彩讲演,并指出了沙教授扎实严谨的实物考证和对学术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沙教授在此次的讲座中也给我们带来了敦煌石窟、佛教美术以及美术考古方面新的研究方向和空间。
此次讲作成功举办,感谢上海大学、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相关领导的鼎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协助,以及项目团队所有师生的精诚合作。本次讲座,是上海大学美院美术考古工作坊系列讲座之一,以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构建为依托,旨在通过学科建设的创新驱动,为学院的艺术学、美术考古、佛教美术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相关有效的探索途径。
                                 美术学院研究生会 黄青/文 孙志浩/摄影 

上一条:社会学院学术节系列活动之持续执政的逻辑——中国历史启示录讲座顺利举行

下一条:社会学院学术节系列活动之持续执政的逻辑——中国历史启示录讲座顺利举行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