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3日下午两点,我们如期迎来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陈诗一教授,此次学术讲座由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承办,围绕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与能源及自然环境间的矛盾等问题展开,以碳排放、碳交易、经济与环境为主线,在东区经管大楼520会议室顺利进行。
陈诗一,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S)和复旦发展研究院(FDDI)研究员,韩国庆北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联合国大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研究院(UNU-WIDER)和德国洪堡大学应用经济统计研究中心(CASE)访问学者。现任复旦大学生态环境人文社科领导小组组长、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港中大-复旦)联席所长、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政策实验室主任、复旦-丁铎尔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同时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十届理事和CSSCI中文期刊《世界经济文汇》编辑。
首先,陈教授用许多图表及数据向大家展示了中国环境目前面临的巨大压力。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生态环境的承载负荷与日俱增,资源相对匾乏和生态环境恶化逐渐危及到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例如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保护形式严峻;资源缺口与生态赤字不断增大,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全球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际压力进一步加大等。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但是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以及"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整治"为特征的发展方式仍然居于主导地位。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碳排放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之后,陈教授又分享了目前中国碳关税及碳交易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解决对策,为我国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提问环节中,老师同学们踊跃争取,其中杨老师提问新能源的使用对我国环境有什么影响。陈教授认为新能源作为传统高污染能源的替代对环境将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就目前而言,中国仍以煤炭等作为主要能源,新能源的使用还不够,中国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还有待更多的努力。
最后学术会在浓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大家表示意犹未尽,对此次讲座收获丰富,也希望能更多请到校外学者拓展视野,丰富学习生活。
经济学院研究生会
陈曦